起点:卖菜佬的奋斗史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劳动者,他经历了从知青到国营单位职工,再到街市上的卖菜佬的转变。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自称“忧笑民”的老股民。65届的知青,70年代中回城后,每月工资仅有20元,为了维持生活,他与妻子开始发豆芽菜拿到市场上卖,一天可以挣10元,这远比他的工资要高。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他们省吃俭用,积攒了6万元的积蓄。
股市初体验:从6万到百万的传奇
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经济形势大好,加上降息政策的刺激,股市变得异常火爆。忧笑民拿出了全部的积蓄6万元,毅然决然地踏入了股市的大门。起初,他也像许多新股民一样,交了学费,亏损了大部分的本金。但94年,他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买入了中科健和深宝恒这两只小盘股,短短半个月内就赚了20万元。从此,他搬进了中户室,成为了一名职业股民,沉迷于股市的研究。
股市深造:手抄《笑傲股林》的执着
在90年代初,资讯匮乏的年代,忧笑民只能通过中户室的电脑和一些借来的专业书籍来了解股市的游戏规则。他尤其钟爱一本名为《笑傲股林》的书籍,甚至手抄了三遍,连每张图表都画了下来。通过对这本书的深入研究,他发现了当时市场的庄家坐庄规则,开始留意小盘股,并把两市所有流通盘在3500万股左右的小盘股都研究了一遍。他的股市资产也随之水涨船高,到了96年,已经达到了70多万元。
股市挫败:百万富翁的陨落
然而,股市并非总是充满机遇。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辉煌后,忧笑民迎来了股市的漫漫熊市。从2000年开始,股市持续下跌,市值蒸发近万亿。忧笑民的资产也大幅缩水,到了2004年,他一年的损失就达到了100万元。这对于一个曾经从卖菜佬起步,通过股市奋斗成为百万富翁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失败,只是对市场深感忧心。
VIP复盘网小结
忧笑民的故事是股市沉浮的缩影。他从一名普通的卖菜佬起步,凭借对股市的敏锐洞察力和执着追求,一度成为百万富翁。然而,股市的残酷现实也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股市虽然充满机遇,但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在股市中,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投资,才能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位老股民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一堂生动的股市教育课。它提醒我们,在追求财富的同时,也要时刻警惕市场的风险,保持理性和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