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盾退
300297 |
0%
|
最新:0
开盘:0 昨收:0 |
振幅%:0%
换手%:0% |
最高:0
最低:0 量比:0 |
总市值:0 亿
流通值:0 亿 成交额:0 亿 |
【岭南转债等无法按期兑付 可转债年内屡破“金身”】可转债近来备受业内关注。继搜特退债因无法支付回售资金和利息构成实质性违约后,蓝盾退债和岭南转债也未能在到期日支付本息,成为转债史上第二和第三只违约的可转债。这引起了业内专家的担忧,他们认为,可转债市场的信用风险将被重新评估,投资者对类似弱资质转债的避险情绪将升级。
【蓝盾退债:将于8月14日起停止转股 本息预计无法按期兑付】8月8日电,据企业预警通,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蓝盾退债”将于2024年8月13日到期,2024年8月14日起“蓝盾退债”将停止转股,公司将根据相关规定办理“蓝盾退债”摘牌手续。此外,公司未能筹集本息兑付资金,应于2024年8月13日支付的“蓝盾退债”可转债本息预计无法按期兑付,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首只退市可转债启动股转系统协议转让】9月18日,国内首只退市的“蓝盾转债”在全国股转系统退市板块开启协议转让,简称变更为“蓝盾退债”,同日该券还恢复了转股。由于蓝盾股份尚未披露半年报,从机制看,退市板块协议转让仍有诸多限制,且只能在周五进行。今年7月10日,蓝盾股份及“蓝盾转债”进入退市整理期,并在7月31日被摘牌。按照相关规定,蓝盾股份股票及可转债在摘牌后四十五个交易日内进入全国股转公司依托原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设立并代为管理的两网公司及退市公司板块挂牌转让。按照要求,退市可转债自交易所摘牌后至挂牌期间不得实施转股、赎回、回售等操作。(上证报)
【50多家上市公司股东违规减持被罚】统计结果显示,今年以来,因股东违规减持而发布相关公告的上市公司已超过60家。从违规类型来看,主要有违反承诺、未预先披露、未按标准披露且持续减持等。另据统计,已有蓝盾退、罗欣药业、恒华科技等50多家上市公司股东因违规减持,收到“罚单”或被采取监管措施。有受访资本市场研究人士建议,应进一步从严规范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等主要股东的减持行为,少数关键股东通过违规减持频频套现,一方面会损害公司及管理层在资本市场的形象,一定程度上给二级市场带来冲击;另一方面,违规减持行为也会对中小投资者的信心带来影响。监管部门多维度阻击违规减持,有利于营造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提振投资者信心。(上证报)
蓝盾退:公司股票及可转债已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将在2023年7月31日被摘牌
【蓝盾退:公司股票及可转债已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蓝盾退:公司股票及可转债已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将在2023年7月31日被摘牌
【*ST蓝盾股票、转债或被双双强退,蓝盾转债或成第一只退市可转债】 4月25日晚,*ST蓝盾发布2022年年报,因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公司股票及蓝盾转债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关于公司股票及蓝盾转债是否终止上市,交易所将最终形成审核意见。若*ST蓝盾最终被宣判退市,蓝盾转债也将由此成为第一只退市的可转债。
【*ST蓝盾预告业绩后收关注函,深交所要求充分提示退市风险】近日,ST蓝盾对外披露了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1.5亿元,同比上年进一步下滑。同时,ST蓝盾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亿元至-11亿元,亏损幅度虽然较2021年有所收窄,但整体仍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业绩预告发布数小时后,深圳证券交易所马上对ST蓝盾下发关注函,要求ST蓝盾向投资者进一步明确公司股票可能面临的终止上市风险。深交所要求公司进一步解释业绩预告涉及的相关会计处理与费用计量是否准确,补充披露公司截至2022年末净资产是否可能为负。(每日经济新闻)
【*ST蓝盾:公司预重整能否成功及法院是否能裁定公司进入重整程序尚具有不确定性】7月6日电,*ST蓝盾披露异动公告,目前,四川省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程序。公司预重整能否成功及法院是否能裁定公司进入重整程序尚具有不确定性。不论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公司将继续积极做好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如法院裁定受理公司提出的重整申请,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公司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及衍生品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