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
000831 |
0.6%
|
最新:31.86
开盘:31.4 昨收:31.67 |
开盘%:-0.85%
振幅%:3.41% 换手%:2.11% |
最高:32.13
最低:31.05 量比:0.72 |
总市值:338 亿
流通值:338 亿 成交额:11 亿 |
中国稀土股票概况
中国稀土作为全球稀土资源的重要供应国,其股票市场备受瞩目。近年来,随着中国稀土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政策支持的加强,中国稀土股票成为众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资源储备与产业链
资源储备:中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这为稀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链:从开采、冶炼到深加工,中国稀土产业链完整,各环节协同发展,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战略价值与市场地位
战略价值:稀土元素在高科技产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地位:中国稀土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对稀土价格具有重要影响。
投资前景与风险提示
投资前景:随着新能源汽车、风电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稀土需求量持续增长,为中国稀土股票带来良好的投资前景。
风险提示:投资者需关注国际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因素,谨慎决策。
总结
中国稀土作为全球稀土资源的重要供应国,其股票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投资者在关注其投资机会的同时,也应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因素,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summary}
中国稀土作为全球稀土资源的重要供应国,在产业链完整性、战略价值及市场地位方面均表现出色。其股票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市场情况,谨慎决策。
{/summary}
【中国稀土集团与中核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独居石综合利用、创新平台建设、新材料研发、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中国稀土集团董事长:从国家层面建立稀土产业升级基金,为稀土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中国稀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雷云在《新型工业化》发表文章《加大科技创新 推动我国从稀土大国迈向稀土强国》时表示,稀土应用广泛、作用突出,要统筹区域稀土产业资源,优化要素配置,建立健全适应不同地区特点的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稀土助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探索科技投入各种有效形式,加快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等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从国家层面建立稀土产业升级基金、稀土基础及应用基础科研基金等重大平台,为稀土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中国稀土集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赣启动】2月20日电,由中国稀土集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稀土新材料”重点专项“锆基稀土陶瓷和耐氢稀土永磁材料关键制备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集团公司总部召开。
【包钢集团与中国稀土集团举行交流座谈会】2月16日,包钢集团与中国稀土集团在包钢宾馆举行交流座谈会,双方围绕稀土领域产业协同、科创协同,推动我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深入探讨。中国科学院院士严纯华,中国稀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雷云,包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孟繁英出席座谈会。(证券时报)
华宏科技:全资子公司鑫泰科技分别与中国稀土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宁波复能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赣州晨光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署了《氧化物采购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稀土:中稀永州稀土分离加工项目转入正式生产运营】1月24日电,中国稀土公告,近期,公司控股子公司中稀(湖南)稀土开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稀(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中稀永州”)5000t/a稀土分离加工项目整体竣工验收,转入正式生产运营。本项目整体竣工验收转入正式生产后,中稀永州具备年处理5000吨离子型稀土精矿分离加工的能力,可生产15个稀土元素单一或者混合氧化物(盐)产品。
中国稀土:5000t/a稀土分离加工项目整体竣工验收,转入正式生产
中国稀土:预计2024年净亏损2.67亿元-3.5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2亿元,稀土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中国稀土:2024年预计亏损2.67亿至3.57亿】中国稀土公告,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亏损2.67亿元至3.57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4.1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35亿元至1.9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2.47亿元。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环境及行业供需周期影响导致稀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以及存货跌价准备增加和控股子公司补税事项影响。
【中铝集团与中国稀土集团在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12月5日,中铝集团与中国稀土集团在北京中铝大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与中国稀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雷云出席活动并见证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先进材料研发应用、产业协同合作、产业金融、绿色低碳数智化等领域开展多方位、深层次合作。(界面)
【中国稀土集团与中国铝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2月5日,中国稀土集团与中国铝业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先进材料研发和应用、产业协同和产业金融、绿色低碳数智化领域加强合作。(证券时报)
【中国稀土集团3亿元在深圳成立研究院公司】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中稀(深圳)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詹伟,注册资本3亿元,经营范围含稀有稀土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合金销售、有色金属压延加工、金属矿石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11月18日—11月24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其中包括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案、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四川和地矿业发展有限公司股权案等
12月3日电,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11月18日—11月24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其中包括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案、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四川和地矿业发展有限公司股权案等。
【中国稀土:适时推进内外部稀土资产整合重组】11月12日电,中国稀土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作为中国稀土集团的核心上市平台,将坚定不移落实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契合稀土行业整合与绿色转型发展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身在稀土产业运营与上市平台优势,适时推进内外部稀土资产整合重组,为推动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后续,公司如有资产注入、并购等相关安排,且符合披露标准,公司将严格按照相会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
【供需趋紧催动涨价,稀土行业产业链整合动力足】稀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近期,受缅甸稀土供给情况、行业政策以及下游需求影响,稀土行业正加速回暖。多家龙头企业并购整合步伐也在加快。其中,中国稀土集团已全面完成中重稀土资源整合,北方稀土、盛和资源也相继加大了产业链投资整合力度。业内人士认为,稀土作为我国全球优势产业,在全球地缘政治环境波动的背景下战略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景气有望继续恢复。中长期看,政策叠加效益逐渐显现,稀土行业秩序将进一步规范,产品市场价格或将回归平稳区间。(上证报)
【恒指午间休盘涨1.57%,恒生科技指数涨0.79%】恒指午间休盘涨1.57%,恒生科技指数涨0.79%;软件、材料、运输板块领涨,中国稀土涨超23%,中远海控涨超8%,中国信息科技涨超6%;食品、半导体、汽车板块跌幅居前,理想汽车跌超7%,中国北大荒跌超6%,上海复旦跌超2%;南向资金净买入17.46亿港元。
【缅甸稀土矿开采停滞影响几何?中国稀土、北方稀土回应】对于缅甸稀土开采停滞,记者以投资人身份联系了中国稀土和北方稀土投资者关系部门。中国稀土相关人士表示,我们也看到一些媒体相关信息。目前,公司有自采矿,能保证自身所需。北方稀土相关人士则表示,原来有进口矿,现在就相当于供给量少了。对于该事件是否会影响稀土价格,中国稀土相关人士称,这个不好回答;北方稀土人士称,供给少了,原料端或许会紧平衡。(21财经)
【缅甸稀土矿开采停滞影响几何?中国稀土、北方稀土回应】10月31日电,据华泰证券,缅甸当地稀土矿开采已停滞,边境关闭,我国稀土原料进口受阻。缅甸是我国重要的稀土原料来源之一,今年1—9月,我国从缅甸进口3.1万吨稀土氧化物,占同期氧化物总进口量的74.9%。对于缅甸稀土开采停滞,中国稀土相关人士表示,我们也看到一些媒体相关信息。目前,公司有自采矿,能保证自身所需。北方稀土相关人士则表示,原来有进口矿,现在就相当于供给量少了。对于该事件是否会影响稀土价格,北方稀土上述人士称,供给少了,原料端或许会紧平衡。 (21财经)
【中国稀土:进入第四季度 部分稀土产品价格有所回暖】10月31日电,中国稀土10月30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作为战略小金属,稀土产品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一直处于波动状态。2024年,受市场环境、行业供需周期等因素影响,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在第一季度呈快速下行走势,第二、三季度在相对低位呈波动变化。进入第四季度,部分稀土产品价格有所回暖。伴随着《稀土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以及供需格局的改善,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将有望回归至相对合理区间。
【中国稀土集团与招商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9月26日,中国稀土集团与招商局集团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原则,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资源优势,在综合金融、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交通物流以及城市与园区综合开发等多个关键领域开展深入合作。(证券时报)
【国资委召开央企专业化整合推进会 12组26家单位现场集中签约】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会上,12组26家单位专业化整合项目进行集中签约。南方电网、中国电信、中国一汽、中国诚通、中国稀土集团、中国绿发等6家企业交流发言。国资委表示,下一步,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进专业化整合。一是聚焦“9+6”重点领域,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发展。二是推动固链补链强链,夯实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发展根基。三是锻造核心竞争优势,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四是推进整合融合、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中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