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1、【基础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拓展区规划公示、关注本地基建地产
近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通州区人民政府公示《北京城市副中心拓展区规划(2021年—2035年)》草案,公示期为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27日。《规划》草案范围为城市副中心以外的通州区辖区,由亦庄新城(通州部分)和九个乡镇组成,总面积约751平方公里,将以城市副中心和亦庄新城(通州部分)为引领,辐射带动拓展区乡镇产业升级发展,推进中心城区产业梯度转移,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的承接能力。建立创新驱动、众星拱月、以城带乡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将拓展区建设成为首都新型城镇化典范地区。拓展区规划涉及宋庄、潞城、张家湾、台湖等9个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其中,宋庄镇要建设文化特色鲜明、文化产业先进、文化服务发达的艺术创意小城镇;潞城镇要围绕行政办公功能建设智库集聚区,打造生态智慧小城镇;西集镇要以国家网安园建设为契机,建设生态休闲小城镇;漷县镇要传承漷县古城和运河文化,建设文化健康小城镇。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一核两翼”的格局正在形成。城市副中心与雄安共同形成首都发展新的“两翼”,都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近期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明显提速,本地基建、地产等有望受益。
2、【轨道交通】北京发布市域铁路功能布局规划、多地建设提速
近日,北京市政府联合国铁集团正式批复《北京市域(郊)铁路功能布局规划(2020年-2035年)》,这是国内首个路市共同组织、共同编制、共同批复的超大城市市域层面网络规划。规划线路共12条,分为14个项目,总计约874公里。近期重点推动城市副中心线、东北环线等8个项目的前期研究。相比地铁,市域(郊)铁路站间距更大,速度更快,服务范围也更广,对北京而言,是服务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与新城和跨界城市组团的重要交通方式。此次批复的《布局规划》进一步聚焦城市高质量、多维度的交通服务,一方面盘活既有铁路资源,另一方面提升长距离出行效率,带动沿线发展,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重点城市都市圈的快速成型,国内掀起了加快发展市域(郊)铁路的高潮。事实上,2022年以来,全国各地市域铁路获批、招标、开工、运行的新闻层出不穷。近年来,国家层面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支持市域铁路发展,各省市发展市域铁路的积极性很高,规划线路规模达上万公里。与此同时,统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构建一体化、多层次的都市圈内引外联轨道交通运输体系,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也全面铺开。
3、【外贸】RCEP对印尼生效、中国与印尼经贸合作迎新机遇
据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于1月2日对印度尼西亚生效,至此,RCEP15个成员中,RCEP已经生效的达14个。RCEP对印尼生效后,按照RCEP协定的承诺,中国与印尼将相互实施RCEP协定税率。1月2日起,按照RCEP协定的承诺,印尼对原产自中国65.1%比例的产品实施立即零关税,中国也将对原产自印尼67.9%比例的产品实施立即零关税。RCEP对印尼生效后,RCEP“朋友圈”继续扩大,外贸企业获得“真金白银”关税优惠的同时,区域产业发展也将迎来新机遇。2022年1-11月,中国与印尼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359.2亿美元,同比增长22.7%。目前,印尼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越南和马来西亚。RCEP对印尼生效,将继续推动印尼与中国深化经贸和投资关系,并进一步加强现有合作。
4、【储能】新方案助山东储能提速、有望向全国推广
据媒体报道,山东省能源局近日印发《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发展目标,到2023年底,全省新型储能规模达到2GW以上;2025年,达到5GW左右。并布局了六大重点任务,推动先进储能技术多元化、多场景应用,实现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山东新型储能新增投运851MW以上,截至去年底山东新型储能装机1.4GW左右,按照《行动方案》规划,未来3年山东新型储能年均装机至少1.2GW以上;另根据《山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规划,到2030年,山东新型储能设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均达到10GW;上述政策构成了对山东储能最低需求的指引,显示出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刚需属性。分析师表示,山东省作为国内新能源及储能建设领先的地区,其对于储能市场机制和新兴技术产业化的探索有望在全国范围内起到重要的示范效应,预计引导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进一步疏通辅助服务费用的价格传导机制、以及为储能提供适当的容量补偿将成为后续各地政策的重要趋势。储能项目经济性的改善有望使产业链的成本传导更加通畅,提高各类设备供应商的盈利空间
5、【房地产】央行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业界看好政策空间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4日召开,提出要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包括落实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日的《经济日报》刊文《房地产市场企稳关键在需求复苏》,指出促进住房消费仍有一定空间。业内人士呼吁,当前改善性需求逐年提升,这部分人群资金状况良好,贷款信誉优质,可以针对改善性需求出台降低首付和房贷利率等优惠政策将这部分需求更好释放。也有人呼吁将一些相对热点城市的限制性政策进一步优化和放松,同时降低热点城市改善性需求的首付和贷款利率。国泰君安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地产的描述,将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放到扩大内需层面。预计在当前防范风险保交付的同时,刺激政策将逐渐出台和落地。国金证券也认为,在房企融资“三箭齐发”、保交楼专项借款、预售资金监管优化等措施落地后,供给侧政策基本应出尽出,预计未来政策将集中在需求侧。
6、【CRO】国家医保现场谈判即将开启、创新药价格降幅有望收窄
2022年国家医保现场谈判将于1月5日开启,将涉及343个品种,其中首款国产双抗、治疗年费上百万的国产CAR-T、罕见病Castleman病“救命药”等多款重磅新药首次“开谈”。据统计,2018年—2021年间,医保谈判药品价格平均降幅约为50%—60%左右。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工作方案,今年新增了简易新增适应症的规则,新增了非独家药品竞价谈判等创新机制。德邦证券认为,受宏观流动性影响,创新药相关标的已深度调整,2023年大概率改善。同时新一轮国家医保谈判即将启动,国内大品种或将进入放量期。国信证券认为,国内医药行业政策在2022年已有明显调整改善,2023年有望持续回暖,医保谈判与集采规则优化完善、降幅温和理性。
7、【旅游】三部门发文、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
据商务部网站4日消息,近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通知》围绕加强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促进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以及激发品牌消费潜力3个方面提出系列政策举措和具体任务。《通知》提出,举办老字号消费促进活动。办好“老字号嘉年华”“非遗购物节”等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多方协同联动、线上线下同步,推动国潮品牌进商场、进街区、进景区、进社区、进平台。
8、【电力】电力市场化再提速,行业或进入盈利快速修复阶段
日前召开的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再度强调全力提升能源生产供应保障能力,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2022年11月底,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电力现货市场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性文件。12月以来,上海、河南、江西等多地调整分时电价政策,扩大峰谷价差。而上述涉及电力现货市场、分时电价机制等政策,将对煤电、储能、虚拟电厂等多个能源产业条线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将带来重要影响。兴业证券分析指出,展望2023年,长协电叠加长协煤覆盖比率或均提升,火电企业经营风险敞口有望大幅收窄,成本端稳步下行则将为火电创造出一定的盈利弹性。三重利好有望助力基本面向上:政策端发力+用电量走弱+成本端下行,火电经营风险敞口降低,或进入盈利快速修复阶段。
9、【数据确权】数据产权+流通+交易三大基础制度同步建立,推动数据要素释放价值
近日,发改委撰文指出,着力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推动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跳出所有权思维定式,聚焦数据在采集、收集、加工使用、交易、应用全过程中各参与方的权利,通过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强化数据加工使用权,放活数据产品经营权,加快数据产权登记制度体系建设,为推动数据有序流转、鼓励数据开发利用、引导数据产品交易、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供制度保障。发改委还指出,着力建立数据流通和交易制度。在国内外数据交易相关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结合数据要素特点和场内、场外交易现状,从规则、市场、生态、跨境等四个方面提出构建适应我国制度优势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聚焦当前数据交易市场建设现状与问题,统筹构建数据交易场所,重点要完善功能定位、探索发展模式、优化运行机制,坚持场内集中交易与场外分散交易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交易体系。
版权声明:以上复盘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