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指标的基本设置
MACD(异同移动平均线)是一个中线指标,通过比较短期和长期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EMA)的差值来判断市场的趋势。在使用MACD指标时,我们需要进行基本设置。通常,将快速EMA参数设定为12,慢速EMA参数设定为26,DIF参数设定为9。此外,为了更全面地分析市场,我们还将移动平均线时间参数设定为5、10、30,分别代表短期、中期、长期移动平均线,成交量平均线参数设定为5、10。
MACD二次翻红的使用法则
MACD二次翻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选股形态。所谓MACD二次翻红,是指MACD指标在出现红柱后,还未等红柱缩没变绿,便再次放大红柱。这种形态通常出现在股价经过长时间下跌后,企稳回升的概率较大。因此,当投资者发现个股出现MACD二次翻红形态时,应密切关注其后续的走势。
选股条件分析
在利用MACD二次翻红形态选股时,我们需要结合多个条件进行综合判断。以下是四个重要的选股条件:
1. 移动平均线多头排列
30日移动平均线由下跌变为走平或翘头向上,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刚刚形成多头排列。这种形态表明股价已经逐渐企稳,短期均线开始向上发散,为股价的进一步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2. 日K线上穿30日移动平均线
日K线刚刚上穿30日移动平均线或在30日移动平均线上方运行。这表明股价已经突破了重要阻力位,未来上涨的空间较大。
3. DIF与MACD金叉
DIF在零轴下方与MACD金叉后,其可靠意义将会更大。特别是在第一次翻红后,红柱开始缩短,越短越好,最好不要超过零轴的第一横线。这种形态表明市场的做空动能已经逐渐减弱,做多动能开始增强。
4. 成交量配合
成交量由萎缩逐渐放大,特别是在二次翻红后,若能得到成交量的配合,该股后市向上冲击的力量会更大。成交量的放大表明市场资金开始积极流入,为股价的上涨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实战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MACD二次翻红形态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实战案例进行分析。例如,某只股票在经过长时间下跌后,MACD指标出现了二次翻红形态。同时,该股的30日移动平均线由下跌变为走平,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形成了多头排列。此外,日K线也成功上穿了30日移动平均线,成交量逐渐放大。根据这些条件,我们可以判断该股具有较高的上涨潜力,并果断介入。果然,在介入后不久,该股便出现了一波强劲的上涨行情。
VIP复盘网小结
MACD指标作为一种中线指标,在实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合理利用MACD二次翻红形态,并结合移动平均线和成交量的分析,我们可以精准捕捉个股的起涨点,优选强势股。在选股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个股的基本面和技术面情况,以确保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关键词:MACD指标、中线指标、二次翻红、强势股、移动平均线、成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