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行估值方法的局限性
在基金核算中,对于市场极端情况下的股票公允定价,传统的以最近交易日收市价估值的方法存在明显局限性。特别是在股票连续涨跌停时,这种估值方式可能导致基金净值的大幅波动,给投机者提供套利空间,进而损害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因此,需要引入更合理的估值技术来应对此类情况。
二、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
针对市场极端情况,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要求基金公司在股票涨跌停或停牌时间较长时,应与托管行协商,运用合理的估值技术对该股票的公允价格进行评估。这一规定为条件期望值法的应用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条件期望值法的应用原理
条件期望值法是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的估值方法,通过概率密度函数推估变量的条件期望值,从而测算出在数个涨跌停情况下的股票的期望价格,即均衡价格。该方法与基金会计以市价估值的机理较为一致,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股票的真实价值。
四、条件期望值法的应用步骤
1. 确定概率密度函数:假设股票收益率呈正态分布,以较长一段时间内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作为该股票收益率随机变量的标准差,从而确定概率密度函数。
2. 列出限定条件:根据股票连续涨跌停的情况,列出相应的限定条件,如涨跌幅限制等。
3. 计算均衡报酬:通过积分计算出在限定条件下的均衡报酬期望值。
4. 推出均衡价格:利用均衡报酬的计算公式,推出股票的均衡价格。
五、运用内在价值对均衡价格进行修正
为了进一步提高估值的准确性,可以运用其他方法如相对价值法和现金流贴现法测算出股票的内在价值,作为可以参考的均衡价格。当测算的均衡价格偏离内在价值一定程度时,可以对条件期望值法测算的均衡价格进行修正。
六、实施建议与保障措施
基金公司在运用条件期望值法进行估值时,应制定合理的启用程序,建立健全的估值决策体系,使用可靠的估值业务系统。同时,还应与托管行和会计师事务所形成协商机制,确保估值原则和程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VIP复盘网小结
本文深入探讨了涨跌停板股票在基金核算中的估值难题,并提出了利用条件期望值法进行优化估值的解决方案。通过详细阐述条件期望值法的应用原理、步骤及修正方法,为基金公司提供了一种更为准确、合理的估值方法。同时,本文还强调了实施建议与保障措施的重要性,以确保估值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关键词:涨跌停板, 股票估值, 条件期望值法, 基金核算, 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