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算力:东数西算/算力板块是指与东数西算工程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集合,涉及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
东数西算/算力:大模型参数呈现指数规模,引爆海量算力需求
算力是数字时代的新生产力,算力是人工智能三要素之一,已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算力是设备通过处理数据,实现特定结果的输出能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算力发展经历人力化、机械化、电气化、集成电路化及移动化。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算力是新的生产力,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以算力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国家枢纽节点引领带动作用,协同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形成跨地域、跨部门发展合力,助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基座。《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综合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初步成型,并提出了具体量化指标。
空间测算:
2022年我国算力规模稳步扩张,算力发展为拉动我国GDP增长做出突出贡献,在2016-2022年期间,我国算力规模平均每年增长46%,数字经济增长14.2%,GDP增长8.4%。根据IDC数据,2022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259.9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EFLOPS) ,2023年将达到414.1 EFLOPS,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117.4 EFLOPS(基于FP16计算),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达33.9%。
驱动因素:
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成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大发展意义。1)算力普适普惠化是大趋势,相关服务生态逐步构建。“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带动数据、算力跨域流动,实现产业跃升和区域平衡发展。依托智算中心的超大规模预训练能力,各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将不必从零开始开发,只需结合领域数据进行调整和增量学习,即可形成具有良好精度和性能的下游应用。2)截至2023年8月,根据新京智库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30座城市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智算中心,同时在企业端已有超过10座由大型科技企业主导的智算中心。未来随着AI快速发展,预计智算中心数量有望快速增加。
昇腾有望成为国内智算中心建设的最重要力量。1)从AI芯片到算力集群,构建推理+训练国产算力底座。昇腾910处理器采用7nm工艺,半精度(FP16)算力可达320TFLOPS,整数精度(INT8)算力可达640TOPS,功耗为310W,算力和英伟达A100性能基本上相当。华为面向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重算力场景,提供Atlas 900 PoD(型号:9000)等三种产品应用于深度学习模型开发和训练。2)昇腾已是国内智算中心建设的主导力量:目前,在国内政府为主导的智算中心中,华为昇腾已签约多个智算中心建设,重庆、武汉、西安等城市均已建成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并投入运营。同时,由智算中心到城市智能中枢,昇腾全面赋能城市AI发展,与城市发展深度结合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地位。
东数西算:
“东数西算”是契合“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建设及“双碳节能”指引的综合工程,核心在于降低两类成本,一是经济成本(提升上架率),二是绿色节能(降低PUE),工程本质目标是实现算力资源的“腾笼换鸟”,明确了八大枢纽的不同算力需求承接: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主要负责有低时延要求的数据处理,如以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金融证券、智慧城市等代表的创新性应用。而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这 4 个西部节点将负责承接全国范围的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长远来看,东部地区承接的应用多契合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方向,对经济增长有强带动效应;而西部地区在此过程中,也将逐渐实现“瓦特变比特”,东西部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算力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涵盖由设施、设备、软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构成的上游产业,由基础电信企业、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云计算厂商构成的中游产业,由互联网企业、工业企业以及政府、金融、电力等各行业用户构成的下游产业。当前,算力产业主要包含云计算、 IDC 、人工智能等细分产业;通信产业主要包括基站、接入网和核心网等细分产业。随着信息通信技术从云网融合向算网一体迈进,算力和网络产业的边界日益模糊,形成以"算+网+协同"为主线的算力网络产业格局,上游为底层硬件基础设施,中游为算力网络相关平台、服务及关键技术,下游为赋能的应用场景及最终用户,产业链关键环节如下图所示。
东数西算/算力板块名词解释
东数西算/算力板块是指与东数西算工程密切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集合。其中,“数”指数据,“算”指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这一板块涵盖了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等一体化新型算力网络体系相关的企业。
什么是东数西算/算力
背景与意义
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而推动实施的一项国家战略工程。它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实施路径与进展
2021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布局全国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2022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经济与社会效益
东数西算工程带来了多重效益:
- 提升算力水平: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扩大算力设施规模,提高算力使用效率。
- 促进绿色发展:加大数据中心在西部布局,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 扩大有效投资: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
-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布局,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
总结
东数西算/算力板块作为与东数西算工程密切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集合,在数字经济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提升算力水平、促进绿色发展等多方面的努力,东数西算工程正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近日,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此前,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头部厂商算力需求外溢趋势明显。
token经济正在实现商业闭环。
上海市经信委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出,降低智能算力使用成本。发放6亿元算力券,加强算力调度平台建设,体系化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大模型,加快大模型生态空间集聚。对租用智能算力的主体,市级给予最高30%租金补贴,并推荐申报国家智能券补贴,按照“补早补小”原则,市区协同给予最多1年、最高100%的租金补贴。对自主智能算力设施部署项目,给予最高10%建设支持,加速培育人工智能自主生态。 扩大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发放3亿元模型券,对调用云平台部署的第三方大模型API,或采用第三方大模型私有化部署方式,推进大模型垂类应用的主体,给予核定合同额最高50%、最高500万元补贴。 支持采购高质量语料。发放1亿元语料券,加强语料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购买非关联方的语料进行大模型、垂类应用、智能体等研发和应用的主体,给予核定合同额最高30%、最高500万元采购补贴。
算力调度运营是商业模式最好、空间最大的环节,其运营能够坐拥平台流量,帮助客户解决闲置算力,有望实现“抽成”商业模式。
“反内卷”正成为政策和市场的新焦点。
AI业务全面推进,每月处理tokens从480万亿翻倍至980万亿,Gemini应用月活超4.5亿。AI概览功能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搜索查询增长超10%。公司大幅上调2025年资本支出预期至850亿美元,较此前预期增加100亿美元,主要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AI资本开支仍有小幅上修的空间。
相关厂商有望通过紧抓AI发展机遇实现快速发展。今日重要性:✨
锦龙股份公告,广东深报一本大数据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深圳市深报一本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有意将合计持有的深圳本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圳本贸”)约29.32%股份转让给公司。有关各方于7月22日签订了意向书。深圳本贸专注于智算中心和算力服务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上下游服务,业务涵盖智算中心规划建设、投资运营及其产业链延伸,为客户提供绿色、低碳的智算中心全生命周期综合解决方案。锦龙股份称,此次交易有利于加快推进公司业务转型,从而为公司向实体经济转型和拓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