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液态电池的下一代技术,目前已成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业内预计,到2030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空间将达到200亿,较2022年实现30倍增长
从锂电池技术发展的路径来看,液态锂电池能够实现的能量密度已经逐渐接近了它的极限,固态锂电池将是锂电发展的必经之路。
固态电池是指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具有不可燃、耐高温、无腐蚀、不挥发的特性。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的核心,电解质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固态锂电池的各项性能参数,如功率密度、循环稳定性、安全性能、高低温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上,固态锂电池和传统的锂电池并无区别。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固态电池电解质为固态,相当于锂离子迁移的场所转到了固态的电解质中。而随着正极材料的持续升级,固态电解质能够做出较好的适配,有利于提升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另外,固态电解质的绝缘性使得其良好地将电池正极与负极阻隔,避免正负极接触产生短路的同时能充当隔膜的功能。
固态电池由于能在根本上提升两大核心性能——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新一代动力锂电。此前,我国工信部等四部委印发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大投入研发新的动力锂电体系,其中就包括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
固态电池产业链与液态锂电池大致相似,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中上游的负极材料和电解质不同,在正极方面几乎一致,若完全发展至全固态电池,隔膜也完全被替换。
按照电解质区分,固态电池路径可分为三类:聚合物、氧化物(薄膜或非薄膜)、硫化物, 三大体系各有优劣。聚合物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和机械加工性,但室温离子电导率低且稳定性差;氧化物离子电导率较高、环境稳定性好,但存在刚性界面接触问题,加工困难;硫化物导锂能力最优(最接近液态电解质的水平)、潜力最大,但存在其本身稳定性差、正负极界面不稳定、开发难度大。
当前,三种电解质皆有企业布局,技术路径之争尚不明朗。固态锂电技术路径的确定性并非绝对,我们认为虽然高镍三元存在安全性难题,但锂电巨头大概率不会放弃高镍三元的技术 路线。高镍三元为当前提升能量密度最可行的路径,一旦放弃就等同于将高端份额拱手相 让。此外,固态电池应用领域的渗透路径预期为:特种设备➩消费锂电(柔性化以及薄体积对3C产品意义重大)➩动力锂电。
目前头部汽车厂商均已在固态电池领域有所布局。国内辉能科技、清陶科技、卫蓝新能源等在固态电池研究较为深入的企业均选择的是氧化物体系,国际上在该技术领先的SolidPower走硫化物路线,日本丰田、松下、日立也采用抱团合作的模式,深耕硫化物路线。QuantumScape同时兼顾三个方向的研究。另外,国内多数电池厂商及海外的丰田、QuantumScape均从固液电解质混合的半固态产品开始做起。
根据主要车企的规划,搭载固态电池的产品预计最早于2022年以后量产,目前有至少三款样车分别搭载了来自卫蓝新能源和清陶科技的半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和液态电池技术差异过大,若固态电池产业化并成为动力电池主流,其必将导致锂电产业链的转型和阵痛。
对下游的可能影响:
1、大幅推进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提高产业链总容量;
2、在动力层面上推动新型交通工具——飞行汽车等的发展。
对锂电池企业的可能影响:
1、固态电池壁垒较液态电池更高,率先实现产业化者享有高溢价;
2、电池行业重新洗牌,固态电池推广后,已有的液态电池产业链将迎来巨大冲击,可能导致已有的电池竞争格局发生突变。
对锂电中游的可能影响:
1、正极材料方面,与当前发展方向较为相符,选用较NCM/NCA性能更高的镍钴锰酸锂、富锂锰基、钴酸锂等;
2、负极材料方面,选用碳硅负极则符合当前负极材料企业的布局,长期看选用金属锂则冲击较大,参照蔚来汽车的最新固态电池方案,负极企业可能采用预锂化的硅碳负极逐渐过渡到终极目标金属锂负极;
3、不再需要隔膜和电解液,逼迫相应企业紧跟趋势实施转型;
4、铜箔/铝箔方面,电解质的变革本身不直接影响铜箔和铝箔,但集流体需要改善以适配高性能电极,如铜箔需三维集流体以适配金属锂负极,铝箔需复合导电涂层以适配复合正极。
对上游金属需求的可能影响:
1、锂需求增加,特别是金属锂负极的核心技术地位,且正极或采用富锂材料,让锂元素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是提升锂电能量密度的核心思路之一;
2、镍需求有望增加,钴需求减少,固态电池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将加速三元正极高镍化速度,长期看具有一定不确定性,需观察钴锰酸锂、钴酸锂和富锂锰基等正极材料品质的进一步技术路线之争。
华为公布了最新的硫化物固态电池专利,从各家企业的布局来看,硫化物技术是最有潜力率先走向量产的技术路线之一。
广汽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广汽集团于2024年4月12日广汽科技日活动发布了全固态动力电池技术,已初步打通全固态电池全流程制造工艺,取得车规级高安全大容量全固态动力电池量产的关键技术突破,并具有超高能量密度、超高安全性及大容量全固态电芯三大核心优势,预计于2026年装车搭载于昊铂车型。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储市场,2023年大储新增装机占全球装机功率的60%。
宁德时代在今年增加了对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已将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扩充至超1000人。宁德时代目前主攻硫化物路线,在近期已进入20Ah样品试制阶段。一位知情人士称,宁德时代目前的方案能将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做到500 Wh/kg,比现有电池提升40%以上,但充电速度和循环寿命还未达预期。(晚点Auto)
未来成本有望大幅降低。今日重要性:✨
长安汽车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下一代电池是技术变革方向,是技术赶超的机会,公司将积极布局、培育下一轮竞争优势,坚持技术自主研发和资本合作同向发力,整合全球资源,实现全球领先。体系能力上,公司已成立了先进电池研究院,已构建成熟完备的研发管理、产能管理、供应及营销管理体系,持续攻坚核心技术。公司将着力电芯技术的突破,深耕半固态、固态电池的全新电解质材料开发、关键工艺开发,基于整车需求,正向开发领先的固态电池。目前公司正加快研究固态电池,为用户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用车体验。
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关消费月活动情况。
目前国内多数厂商专注于氧化物和硫化物路线。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丰田、日产、三星SDI等全球制造商已开始试制全固态电池,随着业者竞相量产,预估产量可于2027年前达GWh (吉瓦时)水平。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期,随制造规模扩大和技术成熟度提升,半固态电池综合成本可望于2035年降至0.4元人民币/Wh以下。全固态电池正从样品电芯进入工程化,同样将面临量产初期成本高而垫高产品价格的问题。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估,2030年后当全固态电池应用规模大于10GWh,电芯价格将降至1元人民币/Wh左右;2035年经过市场大规模快速推广,电芯价格将有机会降至0.6-0.7元人民币/Wh。(TrendForce集邦微信公号)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
1 | 粤桂股份 | 10.04% | 8.66 | 28.76% | 39亿 | 公司硫铁矿主要用于农业、工业、国防和原子能工业等国民生产相关领域,称目前暂不确定主营产品硫铁矿是否会应用到固态电池领域 |
2 | 有研新材 | 10.01% | 17.69 | 6.55% | 150亿 | 公司动力电池用固态电解质材料还处在小批量供货阶段 |
3 | 英联股份 | 10.02% | 9.44 | 4.69% | 24亿 | 公司研发的复合铜箔、复合铝箔可以作为固态电池集流体应用,公司与皇家瓦森联合开发的铝塑膜是目前主流软包固态电池的重要结构材料 |
4 | 冠盛股份 | 10.02% | 22.84 | 5.51% | 40亿 | 公司与吉林省东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计划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以一代准固态动力电池、半固态储能电池的生产制造、销售出口为主营业务 |
5 | 利元亨 | 20.01% | 35.57 | 26.15% | 45亿 | 公司与国轩高科、苏州清陶能源已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已为相关客户提供固态电池领域的单机/整线设备 |
6 | 集泰股份 | 10% | 5.83 | 8.08% | 22亿 | 1、公司电子胶和涂料产品种类丰富,包括可以应用于固态电池领域的低密度灌封胶、发泡胶、防火涂料等性能优异的动力电池专用产品,能够在电池热失控过程中,切断连锁反应,延缓热量传递,还可降低热失控对周边电芯的影响,减少电芯损伤; 2、国内密封胶行业知名企业,有机硅密封胶是公司核心产品;公司的电子胶产品已进入到比亚迪等汽车制造商的供应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