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零部件:新能源车零部件板块是指在股票市场中,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的集合。这些企业涵盖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能源车零部件: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和技术创新,新能源车零部件行业将迎来持续增长,核心零部件厂商将充分受益
纯电动乘用车单车成本中占比最大的零部件是动力电池,约40%左右,其中正极材料占14%,隔膜、负极材料、电解液分别占3%左右。其次是以电驱动桥为代表的电机电控部分,约占11%。热管理所占比例约为5%,电源 4%,继电器2%。电机电控成本与正极材料相近,而热管理、电源和继电器成本与隔膜等其余三大材料相近,非电池零部件在价值量上可比肩电池材料产业链。
机构预计新能源汽车将迎来黄金20年,中美欧成为电动化主战场。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6000万辆,渗透率超过60%;2040年达到8000万吨,渗透率80%。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下,核心零部件厂商将充分受益。
备注:已将动力电池作为单独板块,本板块信息中不再单独介绍。
新能源汽车的性能由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组成的“三电”核心部 件决定,其中,电机、电控系统作为传统发动机(变速箱)功能的替代,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爬坡、加速、最高速度等主要性能指标,其技术、制造水平直 接影响整车的性能和成本。电机电控在整车成本中占比约为15%,驱动电机是新能 源汽车的动力来源,相当于燃油车的发动机;电机控制器指控制驱动电机的装置。
永磁同步电机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性能已成主流。与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 相比,在相同质量与体积下,永磁同步电机能够提供最大的动力输出与加速度。同 时,永磁同步电机还具有干扰弱、结构简单、调速性能好、噪音较少等特点,代表着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发展方向。
本土电机电控企业拥有三种商业模式,第一种是与主机厂或零部件企业合作代 工,采用第三方企业的系统集成,利润率水平较低但订单规模非常大,能够快速切 入全球顶级供应链;第二种是自主研发生产,向集成化系 统开发,例如汇川技术、方正电机等;第三种是专注于电机电控的开发研究,由主机厂定制完成,如大洋电机、上海大郡、英搏尔等。
汽车热管理系统是控制优化热量传递的系统,包含广义上所有车载热源系统的 管理优化。其主要作用是温控和冷却,以保证零部件处于最佳温度范围以及驾驶舒 适安全性,热管理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汽车整体的性能。
作为新能源汽车新增部分,电池热管理的主流技术路线按冷却介质可分为三种:风冷、液冷和直冷。
热管理零部件按使用场景可分为空调核心部件、热交换器类、驱动部件三类。
(1)汽车空调:主要包括HVAC(暖通空调)模块、压缩机、蒸发器、储液罐、膨胀阀、换热器(蒸发器、冷凝器) 等部分。
(2)热交换器:包括散热器、中冷器、油冷器等。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 散热器芯体组成,为燃油车发动机冷却系统重要部件;中冷器是增压发动机必备套件,用于降低空气温度、减轻热负荷、提升发动机效率;油冷器作用是吸收润滑油 热量并与空气交换散热。
(3)驱动部件:以水泵为主,部分采用油泵。水泵是冷却系统的动力核心,当下中低端燃油车主要使用传统离心式机械水泵。
此外,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在传统燃油车基础上主要新增了电池冷却板(Chiller)、 电子水泵、热泵系统/PTC加热器(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 热敏电阻)、电动压缩机、电子膨胀阀、冷却板、低温散热器等零部件。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显著提升了单车价值量:
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仅包括汽车空调系统和动力总成冷却系统两个部分,目前单车价值量在2300元左右。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新增了电池热管理系统,且涡轮压缩机、PTC加热器/热泵空 调带动空调系统升级,价值量可提升2-3倍左右,至6000-7000元的水平。随着整车 热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诸如热泵空调的技术溢价或仍将提升,有望推动整车 价值量达到8000元左右。
电源是所有电子电气设备的基础,应用广泛,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基础科技和产 业。车载电源是新能源车内部能量转换的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OBC(ON-Board Controller,车载充电机)、DC/DC变换器(也称直流斩波器)、DC/AC变换器(也称逆变器)。车载充电机是把电网供电制式(民用单相220V交流电、工业三相380V 交流电)转换为动力电池充电要求的直流制式。DC/DC转换器将动力电池的高压直 流电转换至低压蓄电池中,为整车上灯光、雨刷、电动转向等12-48V低压设备供电。 DC/AC逆变器则将12V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主要为电机和空调压缩机等设备供电。
国内车载电源行业发展时间较短,集中度高, 2018、 2019年CR3分别达到65%、63%。得润电子通过收购意大利Meta System进入市场, 在营收体量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受益于与大客户北汽新能源的深度合作以及主要供 应价值量较高的集成产品,麦格米特的车载电源业务崛起,2017-2019年份额提升 近7pct,2019年新能源业务营收达11.69亿元。
继电器本质上是一种自动电气开关。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可以是电、磁、 声、光或热等信号)达到设定阈值时,输出量将发生阶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从功能角度定义,继电器本质上是一种自动电气开关。继电器产品用途众多,广泛应用于家电、通信、汽车、工控、智能电表等领域。
汽车继电器从形态上可分为插入式和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式, 插入式主要装配在中央控制盒中,可插拔,需配合线束使用,而PCB式汽车继电器更多用于汽车电子模块中。高电流PCB继电器相比插入式继电器体积更小、与周边电 路集成化的程度更高,更符合行业精密化、智能化、模块化、高负载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主电路电压一般在200V以 上,远高于传统汽车的12-48V,因此还需额外配备特殊的高压直流继电器。一般需 要用到五种高压继电器:直流电压控制主继电器,正常/快速充电继电器,高压预充 继电器以及隔离保护、安全控制和高压辅助应用的继电器。高压直流继电器具备的耐高压、高负载、抗冲击、灭弧能力强和分断能力强的 特点对技术要求较高,单位价值是传统继电器的十余倍。高压直流继电器最核心的 技术在于灭弧能力和分断能力。分断能力考验短路时继电器在极大电流下切断电路 的能力,灭弧功能是为了减少电弧对触点的烧损,均关系到继电器和行车安全。目前高压直流继电器单价在100-300元左右,远高于传统通用继电器。
轻量化主要靠规模效应、模具以及加工工艺。根据国际铝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用铝量评估报告》预测,到2030年汽车行业铝的总消费量将达到1070万吨,CAGR为8.9%。乘用车是铝的主要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平均铝消耗量估计为141.5千克(纯电动汽车128.4千克,混合动力汽车为179.6千克),预测到2030年纯电动汽车铝的单位消费量将达到283.5千克。
针对镁合金的应用,目前国内单车不到1kg,国外单车约5kg。镁合金相比铝重量再减40%,且近年来镁铝价格持续下降,我国作为产镁第一大国,未来提升空间可期;边际结构上,小型、低端电动车销量占比逐步走低,中高端产品涌不断现,铝镁等新兴金属材料有望提高单车渗透率。
股票相关名词解释
新能源车零部件板块,作为股票投资中的一个关键领域,主要聚焦于那些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企业。这些企业涉及电池、电机、电控(简称“三电”)系统,以及其他诸如车载充电机、轻量化材料等关键部件的生产与供应。在股票市场上,该板块通常具有较高的成长潜力和市场关注度。
什么是新能源车零部件
# 产业链地位
新能源车零部件产业位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石。这一板块的企业不仅提供核心零部件,还推动着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 核心零部件
1. 电池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电池系统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车辆的续航能力。这一领域的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规模,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动力电池产品。
2. 电机及驱动系统:电机负责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行驶。江特电机、宏发股份等企业在这一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提供高性能、高效率的电机产品。
3. 电控系统:电控系统负责控制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输出和能量管理。德赛西威、菱电电控等企业拥有自主研发的电控系统,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精准控制和高效运行。
# 技术创新与趋势
新能源车零部件板块的企业正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高效能和高功率密度、集成化和模块化设计、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正在引领这一领域的变革。
# 市场机遇与挑战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这一领域也面临着技术迭代快、供应链管理复杂、环保压力增大等挑战。新能源车零部件板块的企业需要紧跟技术前沿,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推进绿色制造,以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总结
新能源车零部件板块作为股票投资中的关键领域,涵盖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在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拥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占有率,正推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这一板块的投资前景将更加广阔。
ST花王发布澄清公告,公司关注到网上及部分媒体出现关于公司“推动资源整合优化 重点布局半导体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等有关报道。公司此前已公告拟购买的安徽尼威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55.50%股权系第三方资产且独立运营,截至目前尚未与徐良旗下的半导体产业板块展开合作,尚未形成协同效应。报道中所提及金华富芯微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产线尚未投产,未产生收入。实际控制人目前及近期均无注入半导体资产的计划;截至目前,公司无与徐良旗下的半导体产业板块的合作计划,亦尚未投入资金、人员及其他资源。公司此前已公告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安徽尼威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55.50%股权事项,该事项尚需公司董事会再次审议及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尚存在不确定性。
3月25日,哪吒汽车与国内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超过20亿元的债转股协议,为复工复产做准备。据多家媒体报道,哪吒汽车向供应商提供的化债方案是,供应商70%的债权将转化为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汽车层面的股权,剩余30%的债权则将作为无息留债以现金方式分期清偿;债权平均分为15期,今年5月开始按每月1期的支付进度进行清偿。(界面)
3月23日晚,比亚迪召开新车上市发布会,发布了基于e平台3.0 Ev0全新打造的智美中级纯电轿车秦L EV。据了解,比亚迪秦L EV车辆全系标配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版,有470公里领先型、545公里超越型、545公里卓越型三大版本,售价分别11.98万元、12.98万元和13.98万元。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