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建:基建项目周期长、投资规模大,作为逆周期调节品种,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和投资加码
大基建板块是个精选板块,收纳的公司主要是基建领域重要的国字号公司,地方重量级企业,以及知名的民营公司,用以反映大基建概念最受益标的动向。主要涵盖传统的“铁公基”项目,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
投资、消费、出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基建项目作为投资的一个关键领域,在历次国内振兴经济的政策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基建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为发展生产面进行的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即国民经济各部门为增加固定资产面进行的建筑、购置和安装工作的总称。基建可以看作是建筑工程领域特殊细分,其投资主体主要来自于政府部门。参考建筑工程行业,从产业链角度看,基建产业链包括上游勘察设计,中游施工安装,下游运营维护;从基建细分类型看,子行业包括国际工程承包、路桥施工、铁路建设、城轨建设、水利工程、房屋建设、化学工程、园林工程、装修装饰、钢结构等。
基建固定资产投资是稳增长及对冲制造业投资下滑的主要手段。而目前全球疫情肆虐下稳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拉动投资增长主力。从长期来看,基建投资增速与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明显的互补。在当前外需不景气,国内产业升级寻找新动能过程中,基建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将得到更多重视。
参考统计局口径,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可分为五类,分别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利用外资和其他资金。
1、国家预算内资金包括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其中政府性基金与基建相关的支出统计于自筹资金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一方面占比很小,另一方面其支出与基建相关性较小。因此对于基建投资资金来源来自国家预算内资金部分,我们仅分析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与基建相关部分。
基建投资(国家预算内资金)=β×(全国财政收入+狭义赤字率×名义GDP)
其中,β为全国公共财政支出中用于基建投资占比
2、国内贷款主要为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单位向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借入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各种国内借款(包括银行利用自有资金吸入存款发放的贷款、上级主管部门拨入贷款、各类专项贷款等)。
基建投资(国内贷款)=β×新增人民币贷款
其中,β为新增人民币贷款中用于基建投资的比例
3、自筹资金指固定资产投资单位在报告期收到的,由各企、事业单位筹集用于固定投资的资金,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自有资金和其他单位筹集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具体而言,包括政府性基金支出、债权类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城投债、铁道债等)、非标资金(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PPP非贷款类资金等。
基建投资(政府性基金)=收入×支出收入比×基建相关支出占比
基建投资(专项债)=发行新增专项债×用于基建相关领域占比
基建投资(信托贷款)=新增信托贷款×10%
基建投资(信托贷款)=新增委托贷款×20%
基建投资(自筹资金,PPP)=新增落地PPP项目投资额×δ×τ
其中,δ为新增落地PPP项目的融资到位率,τ为对应项目平均的资本金比例。
4、利用外资为来自境外(外国及港澳台)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
5、其他资金为上述之外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包括社会集资、个人资金、无偿捐赠的资金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等。
总体而言,近年基建投资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占比在持续提升,14-18年国内贷款占比基本稳定于15%左右,自筹资金稳定于60%左右,利用外资占比可忽略,其他资金占比有小幅提升。18年基建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其他资金占比分别为17.3%、14.9%、0.3%、58.4%、9.7%。
基建—铁路
“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发展成效显著,基础网络初步形成。截至2019年底,京张高铁、京雄城际北京大兴机场段、昌赣高铁、成贵高铁等51条新线建成投产。2016年7月发改委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此次规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骨干作用更加显著,更好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至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2019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超8000亿元,投产新线为8489公里,高铁为5474公里。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累计完成铁路基建投资4176亿元,占铁路基建投资总额的75.9%;西部地区完成铁路基建投资1588亿元,占铁路基建投资的28.9%。这表明我们国家铁路发展的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更多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平性、社会性、民族性和开发性,呈现日益向中西部重点加强的总体发展趋势。
基建—民航
民航机场旅客周转量逐年提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换挡期,第三产业增速开始明显高于第一、二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民航发展提供了庞大空间,对民航运输结构带来较大的影响,民航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性显著增强。2019年我国民航机场旅客周转量和吞吐量持续提升。2019年我国民航旅客周转量11705亿人公里,吞吐量13.52亿人次,较2018年增长6.9%,增速有所放缓。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1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5%(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2785万人次,比上年减少3.1%);国际航线完成1.3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4%。
基建补短板,中国未来有望打造世界一流货运航空平台。目前我国全货机只有173架,只占全国运输机队4.5%,规模最大的顺丰航空也只有59架,而美国FEDEX一家就达到618架,主基地孟菲斯机场2019年货运量432万吨,排名世界第二,除港澳台外,国内进入世界货运吞吐前十位的只有浦东机场一家,可见我国的航空货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任虹表示,在“十四五”规划中,初步考虑要继续加快推进机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加大世界级机场群、国际枢纽和区域枢纽的建设力度,另一方面也需要有序推进支线机场建设进程。同时,要充分挖掘我国机场现有货运能力,并计划加大航空货运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还要促进通用航空和运输航空协同发展。未来伴随着中国电商物流的快速发展,中国航空物流综合承运商将会异军突起,参与全球竞争。
12月10日,中国—越南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双方一致同意发挥好指导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围绕落实两党两国高层共识,积极探讨深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方向和举措,推动取得更多成果。双方宣布签署了关于跨境标轨铁路合作项目的政府间协议。会议还听取了中越外交、国防、公安“3+3”战略对话机制首次会议情况的汇报。
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1至11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17亿元、同比增长11.1%,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高质量推进,较好地发挥了铁路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有效带动作用。
甲骨文第二财季调整后EPS为1.47美元,分析师预期1.48美元。 第二财季调整后营收140.6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41.2亿美元。 第二财季云基建营收(IAAS)为24亿美元,分析师预期24.2亿美元。 第二财季云应用营收(SAAS)为35亿美元,分析师预期35.8亿美元。 第二财季云营收(IAAS+SAAS)为59亿美元,分析师预期60亿美元;按照恒定汇率增长24%。 第二财季运营利润率43%,分析师预期43.3%。 第二财季调整后运营利润率61.0亿美元,分析师预期61.3亿美元。 甲骨文(ORCL)美股盘后跌5%。
证券时报头版文章指出,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展望2025年,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稳投资扩内需工作存在挑战,但更有机遇。“投资作为内需的重要构成,其中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长稳健,与重视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政策思路密切相关。”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说,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实现圆满收官,投资或将作为一大着力点,实现经济发展质升量增。
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研究制定了《交通运输领域重点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重点项目资金的支出范围包括:(一)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支出;(二)国家级口岸公路支出;(三)内河高等级航道(不含长江干线)支出;(四)沿海港口公共基础设施支出;(五)综合交通融合发展支出;(六)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支出;(七)交通运输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支出;(八)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的其他交通运输支出。(央视网)
中国国新与中国诚通分别宣布计划发行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合计5000亿元,重点支持“两重两新”项目的投资。中信证券认为,此次专项债将形成约7270亿元至1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助力经济稳增长目标的实现。行业层面,建议关注能源、船舶、机械、汽车相关央企投资机会。
据北京日报,11月28日上午,市委召开月度工作点评会。市教委、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同志依次发言,并接受市委书记尹力现场点评。尹力对“每月一题”工作进行部署。此次主题涉及体育行业预付式消费问题。他强调,要健全预收资金监管机制,完善行业监管体系,提升综合监管效能。持续开展“退费难”和“闭店跑路问题”专项整治,加强约谈指导和执法检查,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明年“每月一题”13个问题已基本明确,市级主责部门要提前谋划好明年任务,抓紧制定“一方案三清单”,实现源头治理、标本兼治。
在11月28日召开的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十七次会议上,市财政局局长王蔚静受市政府委托,作了《关于提请审议〈上海市2024年市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的说明》。据悉,根据财政部下达本市第二批新增专项债券额度,本市计划发行2024年新增专项债券90亿元。(上观)
国家铁路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351亿元,同比增长10.9%,投产铁路新线2274公里,充分发挥了铁路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有效带动作用。
11月26日,中铁十二局“深莞1号”盾构机开启掘进,标志着深江铁路深圳段首台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深莞隧道项目建设进入加速阶段。深江铁路长约116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线路起自新建深圳西丽站,向西经东莞市、广州市、中山市、江门市,接入铁路江门站,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网)
11月22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与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探索区企共建新机制。在推动“两区”建设、高精尖产业落地、生态环境改善、城市治理能力提升、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共同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添势赋能。
据统计,目前已有9地公告拟发行及已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除了最近的大连、贵州、河南,还有河南、江苏、青岛、浙江、宁波、贵州、大连、湖南、辽宁。从披露规模看,江苏拟发行1200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规模最大。总体看,9地拟发行及已发行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券规模已达到4821.169亿元,接近5000亿元。(证券日报)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