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下游纺织服装需求回暖,环保政策驱动染料行业集中度提升
染料是指能使纤维织物或其他物质染成鲜艳而坚固的颜色的物质。根据染料性质及应用方法,可将染料分为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等细分类别。2019年全球染料产量79.0万吨,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和其他染料产量依次为33.8万吨、22.1万吨和23.1万吨,占比为43%、28%和29%。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染料生产、出口和消费的国家,染料产量已占据全球70%以上,近十年维持出口规模20-30万吨,进口规模4-5万吨。
染料行业历史上的大行情主要与其价格有关,而染料价格通常与原材料的价格涨跌以及供需关系决定,有较强的淡旺季之分。
影响染料价格上涨的核心动力有三个:
1)供需驱动:染料产能退出造成供应紧张,常见为环保监管加强或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且与下游印染业的景气度相关。
2)成本驱动:染料成本与中间体的价格呈强相关,当中间体的供给收缩价格上升,染料产商便将成本转移到下游,染料价格不断攀升。
3)寡头定价:行业寡头都不同程度采取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拥有的中间体和染料产能占比较大,定价话语权较大。我们判断,在供需紧平衡和集中度较高的情况下,染料价格有望长期维持高位,存量企业可充分受益。
染料制造业的上游行业为石油化工、基础化工和煤化工行业,染料主要原料为苯、萘、蒽、杂环类以及无机酸碱等化学用品,下游为纺织行业中的印染、农业、医药等行业。以染料中间体为核心枢纽,沿产业链方向延伸,深入农药、医药等产业链末端高价值区域,将成为染料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中间体推动染料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上涨,预计2023年将达到643.6亿元。
染料中间体是一类染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芳烃衍生物,是合成染料的重要原料。其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等精细化工品生产。中间体按化学结构可以分为苯系、萘系和蒽系,其中苯系中间体应用较为广泛。染料中间体是决定染料成本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伴随环保管制和安全事故频发,包括H酸、对位酯在内的染料中间体都出现过价格暴涨。我国间苯二胺、间苯二酚等关键性染料中间体生产厂家稀少,行业利润较为集中。
分散染料是所有染料中的产量最大的细分品类,是唯一能在聚酯纤维(涤纶)上染色和印花的染料品种,按化学结构区分有偶氮类(占75%)、蒽醌类(占20%)和杂环类(占5%)等。2019年国内分散染料产能约57万吨,主要集中在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吉华集团,浙江亿得等4家企业,国内CR4为67%。当年实际产量33.8万吨,出口9.28万吨,进口0.46万吨,出口占产量27%。亚邦股份和吉华集团在中高端的蒽醌染料市场占据较大优势。
活性染料是系分散染料之外的第二大染料品种。2019年,我国活性染料产能约50万吨,集中在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华丽染料,浙江亿得等,国内CR4为59%;当年实际产量为22.07万吨,出口2.68万吨,进口1.64万吨,出口占产量12%。目前,我国活性染料市场处于由分散走向集中的过渡阶段,主要厂商有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和江苏锦鸡实业。相比于分散染料,活性染料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其它染料包括直接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其它染料等。阳离子染料为腈纶染色专用染料,酸性及中性染料主要用于油墨、涂料及塑料制品的着色,也可用于涂料印花浆、橡胶、纤维等的着色。纺织染整助剂则应用于纺织品制造的全过程,起到简化工艺过程、节省能源、减少污染,提高品种档次、赋予特殊功能、提高附加值等作用。
2023年元旦前后,该产品价格为50多元/公斤,到了春节前后,价格上涨到60多元/公斤。经过2022年市场激烈竞争,部分蓝2BLN小规模生产线,以及部分染料中间体已经处于停产状态,从而导致染料供应相应减少。此外,染料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少数核心企业具有一定的涨价动力。从核心企业获悉,分散蓝56系列产品销售价格近期继续看涨。(七彩云)
2014-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增至106万亿元左右。
行业自2022年12月起较低迷时期有所恢复。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立“链长+链主”的工作推进体系,确定10大重点产业链、20户链主企业。到2025年,10大重点产业链规模效应初步显现,营业收入突破8400亿元,培育形成6条千亿级产业链,4条五百亿级产业链,产业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抗风险能力全面提升。 结合山西省产业基础和行业发展趋势,确定了10大重点产业链。即:特钢材料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风电装备产业链、氢能产业链、铝镁精深加工产业链、光伏产业链、现代医药产业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合成生物产业链。
浙江龙盛和闰土股份为国内染料两大龙头,市占率分别为国内第一、第二。
ID | 股票名称 | 涨幅% | 现价 | 换手率% | 总市值 | 炒作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