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背景
今年以来油脂受政策端影响较大,其中在中国对加拿大菜籽进行反倾销调查的背景下,菜油上涨幅度高于豆、棕油。之后我国意外宣布自2025年3月20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菜油、菜粕加征100%关税,对加菜籽的反倾销调查则尚未定论。然而加拿大作为我国菜籽菜粕进口的重要来源国,其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菜油菜粕行情波动加剧。
目前对于国内后期能否继续采购加菜籽,国内菜油消费需求到底如何,后期是否存在缺口以及会有多大的缺口均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川渝地区作为我国菜籽主产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菜油主要消费区,其菜油供应部分依赖外部调入,未来川渝地区菜油供应的稳定性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挑战。目前现货端的高库存压力与远月偏强的预期下,产业矛盾突出。带着种种疑问,我们拜访了川渝区域一些大型油脂企业、贸易企业等,为大家带来市场一线的观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该调研纪要内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银河期货观点,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07
调研路线
调研纪要
1.贸易企业A
企业情况:该企业在川内菜油贸易量较大,菜油年贸易量约在40-50万吨,其中转基因菜油贸易量高达90%。贸易对象主要为大型终端企业和贸易商,其中大型或中大型客户贸易量占比约 60%-70%,报价以基差为主。
川渝菜油库存情况:川渝两地菜油库存预计在23-24万吨,处于一个偏高的状态。其中重庆库存8-9 万吨,成都14万吨,川渝库存最高峰是在去年10 - 12 月,当时成都库存能达到19万吨。预计六七月份国内菜油开始去库。华东地区库存菜油有所下降,但要注意港口到内陆的移库情况,避免库存统计偏差。
川渝菜油供应情况:公司进口毛菜采购来源包括迪拜、加拿大、澳洲等,今年从迪拜采购较多,每月可能两到三船。国内俄罗斯菜油进口以一口价居多,为单边买船,迪拜菜油更多是基差交易,一般会做套保。迪拜毛菜到港20-30天左右,俄罗斯毛菜需要45-50天。由于海南菜油较为便宜,因此成都与其联动会更紧密,而重庆则更依赖华东。
川渝菜油消费情况:虽然两地饮食习惯差不多,但由于性价比的因素,重庆本地菜油消费下滑很厉害,转而消费更便宜的豆油,而成都对菜油消费较为刚性,主要是川内灌装企业经营表现较好。目前成都的菜油消费需求已经到刚需水平,若后期菜豆价差继续拉大对成都的影响会很有限。四川地区菜油年消费量保守估计70-80 万吨。另外,认为3月份菜油进口量数据超出市场预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受川渝地区库存影响,二是收储影响,三是海南菜油一些在途库存影响。
后市看法:目前由于菜籽预期供应偏紧,支撑现在菜油的盘面,近期终端对菜油价格的接受度在不断往上调。产地可出口的菜籽越来越少,但目前国内菜油高库存对盘面的上涨会有抑制,整体上,对菜油盘面目前不偏弱看。若后期菜籽买船不担忧,菜油会偏弱。不过目前了解到的国内尚未买澳籽,后期能否买澳籽还不确定。
2.油厂B
企业情况:公司油脂贸易量约在30万吨,其中豆油和菜油各占一半。今年新增了豆粕业务,贸易量计划在10万吨。
川渝菜油消费情况:据了解四川油脂消费大概有197万吨,食品用量187万吨,菜油占比41%。重庆油脂消费75万吨,食品用油71.5万吨,菜油占比36%。川渝菜油包装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川地区小包装36万吨,中包装28万吨,周转桶48万吨,包装率60%。重庆小包装18.5万吨,中包装10.6万吨,周转桶18万吨。疫情后包装油消费结构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其中中包装这两年消费量在减少,而小包装占比会提升一点,整体油脂消费增长缓慢。另外,由于价差的原因,餐饮不太愿意用菜油而更愿意用便宜的豆油,不过家庭用油比较稳定。若后期价差继续拉大,菜油消费还会下降。
后市看法:菜系还是比较偏多看,但认为菜油单边不太好涨。
3.贸易企业C
企业介绍:该企业饲料总产量近800 万吨,其中水产占到一半,340-350 万吨。豆粕年用量100-120万吨,菜粕约30万吨。近期着力发展畜禽料,豆粕的增量会多一些。水产饲料增量较少,今年预计增长3%-5%。
豆粕情况:在去库的过程中,4月豆粕开始缺,现在豆粕物理库存3-5天,之前是10天左右。据了解,6-9月的豆粕饲料厂买的多,占60-70%,全国可能是30-40%;10-1月成交以贸易商居多。
替代情况:后面没有菜粕的情况下,主要还是豆粕替代会多一些。首要考虑的是替代杂粕主要还是看季节,比如花生粕。菜饼和菜粕基本1:1 替代,只用青饼,用不了黄饼。养殖市场情况:现在饲料养殖需求的周期弱化,对于需求的看法是认为2023 年是需求的顶峰。今年水产的需求不是很看好,经济环境和饮食结构并没有刺激消费有很大改善。水产还要面临出口问题,尤其是罗非鱼,美国是第二大出口国,现在只能转内需,所以价格往下走,养殖利润下滑,或影响下一季的养殖积极性。水产养殖最大的还是草鱼的规模,占比水产一半。水产旺季,3 月开始增量,6-9 月是水产饲料需求最旺的时候。
消费用量:豆粕用量是同比去年增加的,但菜粕的变数较大。菜粕市场因加拿大菜粕进口受限、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难以预估用量。印度菜粕不是双低菜粕,水产饲料不用,但小饲料厂有使用。菜粕用量受性价比和供应影响。因中美、中加关系及政策变动,企业提前做配方替代准备,降低菜粕使用比例。目前配方以低菜粕、低豆粕运行,用菜饼、棉粕等替代。菜粕的添加的比例已经下调到很低,用其他的蛋白进行替代,菜粕添加比例得看区域,部分区域已经0 添加菜粕。
菜粕行情:对后面菜粕的行情,认为还是有回调的机会,下游可以有补库机会。这个品种不是刚需,属于小品种,跟随豆粕走势。现阶段豆粕供需错配,价格走高。现在的豆菜价差对于饲料厂来说菜粕没有性价比,所以现在菜粕的添加比例比较低,也和菜粕不好提货有关。后面中加、中澳、国产菜籽即将上市,产量有多少等因素都是不确定性,还需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