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数据:年初至今,黄金远远跑赢其他大类资产表现
2025年开年至今,不到四个月时间,黄金资产涨超30%,表现远超全球股票市场和境内债券资产。
同期美股标普500则成为今年表现最差的主要市场(破位下跌超12%),正式进入了技术性熊市。
图表:全球主要资产年内表现

(来源:iFind,截至2025.04.22,行情数据请以最新为准)
从2016年1月至今,黄金的涨幅已经达到2.12倍,上涨时间为9年零3个月。上涨时间已经不算短,但涨幅远低于之前的两轮大牛市。
李迅雷分析认为:“黄金作为具有保值和避险功能的投资品,是高震荡、低增长时代最为合适的避险工具之一。”(来源:李迅雷分析报告)
第二组数据:机构预测的目标价不断上调,被“不确定性溢价”超越
2900美元、3000美元、3100美元、3200美元、3300美元……随着金价不断升高,投行的目标价也在上调,仍然赶不上全球资金对黄金的“不确定性溢价”。
高盛甚至大胆预言:在“极端尾部风险情境下,金价有可能在2025年底前升至每盎司4500美元。”(来源:新浪财经,iFind)

(来源:iFind,仅作为信息分享,不作为决策依据)
第三组数据:新兴市场央行黄金储备远低于发达市场水平
根据华创证券提供的数据,全球主要新兴市场储备资产中,货币黄金的占比为8.9%,远低于发达市场的平均水平26.9%。
图表: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的黄金储备

(来源:华创证券)
另外,从GDP占比来看,中国等新兴国家的黄金储备仍有较大增配空间。
图表:黄金(吨)/GDP(十亿美元)

(来源:李迅雷分析报告,截至2024年末)
*备注:新兴市场国家是指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且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比如中国、巴西、印度、韩国、俄罗斯等。
第四组数据:金银比价罕见“破百”
金银比价(黄金/白银价格比值)攀升至100上方,达到2020年疫情恐慌期以来的历史极值,与历史上经济衰退或滞胀周期呈现显著趋同。
黄金与白银的比值越大,说明市场对经济的担忧情绪越重;比值越小,说明以白银为代表的工业金属需求旺盛,经济处于扩张期。
金银比破百,通常意味着:白银相对黄金的“深度低估”。后续要么白银补涨,要么黄金回调。
图表:金银比对应的经济背景

第五组数据:黄金与权益资产的相关性弱
黄金历来是资产配置的重要一环,原因是跟其他资产的关联较弱。
数据显示,黄金与沪深300、恒生指数、道琼斯指数这些权益市场的代表性指数相关性都非常弱,分别为0.07、0.10、0.08,能天然有效对冲权益市场的波动。
图表:黄金与主要权益、债券资产的相关性

(来源:华夏基金,统计区间为2009年~2023年)
第六组数据:上海金与伦敦金的相关性高
国内黄金类ETF跟踪标的指数都是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现货价格合约。
据世界黄金协会,1971年-2024年,国际黄金现货价格——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和上海现货黄金价格的相关性高达0.82。也就是说,上海金和国际金价走势整体趋同。
但阶段区间也会出现分化。人民币汇率趋贬较快的阶段,国内品种(上海金)的价格表现强于美元计价的伦敦金;反过来,国内品种表现弱于美元计价品种。如果再遇上黄金进口配额发放严格,或进一步推升上海金的溢价。
图表:黄金境内外价差与人民币汇率

(来源:浙商证券)
第七组数据:黄金股与金价走势的一致与分化
过去五年,黄金股相比金价(上海金)的贝塔弹性约1.2倍,其中在金价上行区间扩大到了1.3倍。
因此,黄金股票与金价趋势整体一致,但弹性更大。同时还受到大盘波动和企业业务结构影响。
其中,金矿企业对黄金价格上涨的受益更直接,首饰加工类黄金企业则较为间接;在历史中,因货币政策、加息周期或市场情绪差异,两者短期走势可能出现背离。
图表:A股黄金标的与国际黄金现货价格走势

(来源:浙商证券)
标的指数对应相关ETF:黄金股ETF(159562)黄金ETF华夏(518850)。
前者为黄金股票,波动更大,受到权益市场影响较大;后者为商品ETF,跟踪标的为上海金现货合约,跟伦敦金现货价格走势基本趋同。
第八组数据:黄金价格与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进入历史极限区间
当前黄金价格与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已经低于20。
回顾历史上,仅在1979年12月-1981年4月的17个月里,低于20的次数占比近3%,可以大体认为,当前黄金价格进入了“历史极限区间”。
图表: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与黄金价格的比值

(来源:iFind,统计区间为1968年1月到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