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周行情回顾:本周(4.7-4.11)上证指数报收3238.23 点,下跌3.11%,沪深300指数报收3750.52 点,下跌2.87%。中信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报收2805.13 点,下跌2.51%,跑赢沪深300指数0.36pct,位列30个中信一级板块涨跌幅榜第8位。
本周行业观点:
本周电力企业密集增持回购,作为“中特估”核心资产,有望重塑估值空间。近日,美国关税政策升级引发市场震荡,国资委发声表示全力支持央企上市公司增持回购,本周,多家电力央企发布增持公告。当前市场波动下,公用事业防御属性优势凸显,高股息标的的市场认同度再度提升,作为“中特估”核心资产,估值有望重塑。2024年,中央企业资产规模突破90万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增加值10.6万亿元,完成利润总额2.6万亿元。电力央企承担着全社会能源保供的责任,随着央国企市值管理纳入业绩考核,上市公司提升市值管理积极性,将引导市场正确认识公用事业投资价值。当前(截至最新收盘日2025.4.11),电力(SW)PE(TTM)与PB中值分别为16.07和1.56,都低于全部A股的24.24和2.36,属于偏低估位置。目前市场预期波动不明朗环境下,公共事业稳健低波的红利风格优势突出,兼具基本面改善成长性,有望提升估值空间。
南方电网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现货市场,明确136号文落地时间。近日,中国南方电网发布《南方电网新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工作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文件要求,为落实 136 号文文件精神,南方五省(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自2025年6月起执行现货长周期结算试运行,推动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参与现货市场。同时明确,4月底前,广东省出台136号文承接工作方案;其他各省12月底前完成。
两部委发布虚拟电厂发展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成熟规范,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健全完善,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针对当前大多数虚拟电厂仅通过需求响应获取收益、商业模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意见提出,鼓励虚拟电厂开展业务创新,提供节能服务、能源数据分析、能源解决方案设计、碳交易相关服务等综合能源服务,拓宽收益渠道。在满足有关要求的情况下,虚拟电厂可按独立主体身份参与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电力板块配置机会,本周煤价快速下跌至676元/吨附近,成本超预期下跌支撑度电盈利改善,重视火电超额机会,建议关注重点火电标的:华电国际、皖能电力、浙能电力、华能国际、建投能源;以及火电改造设备龙头:青达环保。推荐布局低估绿电板块,推荐优先关注低估港股绿电以及风电运营商,建议关注新天绿色能源(H)、龙源电力(H)、中闽能源、福能股份。把握水核防御,水电板块,建议关注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川投能源、华能水电;核电板块,建议关注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超预期上涨;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绿证交易等政策不及预期。

1.本周行业观点
1.1 电力板块攻守兼备,南网136号文承接方案发布
本周电力企业密集增持回购,作为“中特估”核心资产,有望重塑估值空间。近日,美国关税政策升级引发市场震荡,国资委发声表示全力支持央企上市公司增持回购,本周,多家电力央企发布增持公告。当前市场波动下,公用事业防御属性优势凸显,高股息标的的市场认同度再度提升,作为“中特估”核心资产,估值有望重塑。2024年,中央企业资产规模突破90万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增加值10.6万亿元,完成利润总额2.6万亿元。电力央企承担着全社会能源保供的责任,随着央国企市值管理纳入业绩考核,上市公司提升市值管理积极性,将引导市场正确认识公用事业投资价值。当前(截至最新收盘日2025.4.11),电力(SW)PE(TTM)与PB中值分别为16.07和1.56,都低于全部A股的24.24和2.36,属于偏低估位置。目前市场预期波动不明朗环境下,公共事业稳健低波的红利风格优势突出,兼具基本面改善成长性,有望提升估值空间。
南方电网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现货市场,明确136号文落地时间。近日,中国南方电网发布《南方电网新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工作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文件要求,为落实 136 号文文件精神,南方五省(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自2025年6月起执行现货长周期结算试运行,推动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参与现货市场。同时明确,4月底前,广东省出台136号文承接工作方案;其他各省12月底前完成。
两部委发布虚拟电厂发展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成熟规范,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健全完善,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针对当前大多数虚拟电厂仅通过需求响应获取收益、商业模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意见提出,鼓励虚拟电厂开展业务创新,提供节能服务、能源数据分析、能源解决方案设计、碳交易相关服务等综合能源服务,拓宽收益渠道。在满足有关要求的情况下,虚拟电厂可按独立主体身份参与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
1.2 火电:煤价企稳至676元/吨


1.3 水电:4月10日三峡入库流量同比下降32.22%,出库流量同比上升62.44%

1.4 绿电:硅料价格保持不变,主流硅片价格下跌
硅料价格保持不变,主流硅片价格下跌:本周(数据截至4.9)硅料价格为40元/KG,与上周持平,主流品种硅片价格为1.39元/PC,较上周下跌0.01元/PC。长期来看,光伏项目收益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4.7-4.11)上证指数报收3238.23 点,下跌3.11%,沪深300指数报收3750.52 点,下跌2.87%。中信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报收2805.13 点,下跌2.51%,跑赢沪深300指数0.36pct,位列30个中信一级板块涨跌幅榜第8位。
个股方面,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上市公司绝大多数下跌。
涨幅前五:长江电力、川投能源、华银电力、广西能源、福能股份。涨幅分别为2.82%、0.78%、0.58%、0.45%、-0.32%。
跌幅前五:韶能股份、立新能源、能辉科技、穗恒运A、川能动力。跌幅分别为-14.93%、-14.02%、-12.25%、-11.23%、-11.17%。

3.1 行业要闻
中国石油LNG工厂原料气线上交易
日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销售分公司在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成功开展4月份直供LNG工厂原料气线上竞拍交易,按新疆、西部北方、川渝贵州等区域分场次开展,首次实现中石油国内直供LNG工厂原料气区域全覆盖,全国共有48家LNG工厂参与交易。中国石油LNG工厂原料气线上交易“月度现货 季度预售”机制通过标准化交易、跨周期风险管理和全国市场整合,推动了天然气从“计划调配”向“市场主导”转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5-04-07)
气电再迎“激励考核”
近日,浙江能源监管办、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浙江省天然气发电机组容量电价考核机制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浙江省内燃气机组容量电价考核机制等有关要求,进一步发挥天然气发电机组保供作用,促进燃气机组提升顶峰能力。燃气机组具备建设周期短、启停调峰灵活、爬坡速率快、调峰调压应用范围广、碳排放水平低等特性,非常匹配沿海负荷中心区域的发展需要。目前,浙江、广东已建立区域性机制,旨在通过经济激励与惩罚措施,提升燃气机组顶峰保供能力,优化电力系统调节灵活性,同时平衡投资方固定成本回收与用户分摊公平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5-04-07)
内蒙古出台《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建设的通知》,为后续储能产业发展提供路径方案。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建设的通知》,提出对纳入自治区独立新型储能电站规划的独立新型储能电站向公用电网的放电量执行补偿,补偿标准一年一定,2025年度补偿标准为0.35元/千瓦时,执行时间为10年。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相关人士介绍,在2025年6月底前开工并在年底前投产的新型储能电站放电量补偿标准为0.35元/千瓦时。容量补偿创全国两个第一:补偿标准最高、补偿时间最长,完整覆盖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周期,能够减轻企业负担,提高投资回报率,提高项目业主单位建设积极性。同时激励社会资本落地建设独立新型储能电站。该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提振了储能行业发展信心。尤其是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市场对储能项目出现观望或延迟投资的背景下,内蒙古及时出台《通知》,解决了固定资产投资风险问题,确保项目收益预期,为后续储能产业发展提供路径方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5-04-10)
国家电网一季度电网建设投资同比增长近三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加快电网投资建设,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截至3月底,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7.7%,创一季度历史新高,实现“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夯实基础。3月23日,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直流系统带电调试正式启动,涉及试验项目759项。这是全国首个双极高、低端直流系统同步启动带电调试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一季度,该公司在建特高压工程全面复工并进入满负荷、高强度施工状态,累计完成投资达172亿元,实现了进度与时间同步。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4-07)
多家能源企业集体增持回购 总额破百亿
4月7日,资本市场遭遇大幅调整,为增强投资者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以能源央企为代表的多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回购公告,总金额最高突破百亿。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控股股东中国石油集团计划自公告日起12个月内以自有资金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累计增持金额28亿~56亿元。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多家市值破千亿的能源企业集中发布增持、回购公告,在增强投资者信心的同时,也体现出上市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维护股东利益的责任担当,为市场后续发展释放出积极信号。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4-08)
主力电源型新能源场站建设实现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尼勒克250兆瓦主力电源型光伏示范项目顺利完成并网特性现场试验。该试验由新疆电科院牵头,是国内首次主力电源型光伏电站测试。测试团队历时38天完成了涵盖构网型光伏惯量响应、一次调频、阻抗扫描、短路比适应性等10大项、21小项、209个测试工况的全维度测试验证。试验结果验证了主力电源型光伏电站的技术可行性,证明其在提升电网运行稳定性、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方面的关键作用,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新疆尼勒克250兆瓦主力电源型光伏示范项目采用的技术路线为自同步电压源友好并网技术。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4-10)
3.2 重点公司公告

原料价格超预期上涨;
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绿证交易等政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