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利晋
编辑 | 苏淮
34次,这是10家头部房企2024年产品升级次数。“行业向下,产品向上”趋势下,房企将产品、品质卷到了极致。
2025年3月,越秀地产率先抢跑,在上海黄浦江边举行了一场产品发布会。在这场发布会上,越秀地产以建设“好房子”为锚点,发布了“4×4好产品理念”和“4 X”产品系。
为什么一家粤系房企会把产品发布会定在上海?越秀地产董事长林昭远很直接地说,“表达公司坚定深耕一线城市的决心。”
16条好产品标准、6大产品系列,是越秀地产对于新时代“好房子”命题的思考。但本质上,在行业极限生存背景下,一线城市卷到新高度,越秀地产必须要在产品力上,更加主动进取。
事实也证明,越秀地产通过升级产品力抢占市场,尝到了甜头——2024年销售额首次闯入前10强。
2024年,越秀地产实现营收864亿元,同比增长7.7%;手握现金储备超过500亿元,同比增长8.6%。现金流充裕,意味着销售端表现不俗。2024年,越秀地产实现合同销售额1145.4亿元,在中指研究院百强房企排名第8位。
越秀地产以“卷产品”方式攻占一线城市,也是当下头部房企发展的一个缩影。

卷产品,抢夺“一线城市之王”
过去一年,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中。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新房销售额9.68万亿元,同比下降17%。行业极限生存模式下,头部房企操盘动作基本高度一致:卷产品、抢入一线城市。
本质上,两个动作都是为了增加确定性,卷产品是提高销售回款的确定性,抢入一线城市是投资安全的确定性较高。
“卷产品”,头部房企基本在近身肉搏。初步统计,2024年,前十强房企产品端升级次数达到34次。比如龙湖、华发等发布了“好房子”建设标准方案,越秀地产、华润、万科等在多地发布了升级新作。
行业特殊性在于,产品是基于精准投资上的。也就是,产品与城市能级是紧密关联的。这也是很多头部房企用实践换来的经验。于是,近几年,头部房企纷纷扎堆抢入一线城市。
在这场“一线城市之王”抢夺战中,越秀地产成为了“最强进攻手”。数据显示,2024年前10强房企销售额中,越秀地产一线城市占比达到52.4%,高于中海的50%。同时,越秀地产一二线城市销售占比合计约99.3%。

具体来看,越秀地产大本营广州销售额超过400亿元,北京销售额87.3亿元,并首次进入TOP10阵营、位列第9;上海实现66亿元销售额,“新一线城市”杭州以销售额221亿元闯入前5。
一直以来,北京是三家央企“保中华”的主战场;上海是这几年头部房企“厮杀”最为激烈的地方,甚至没有之一;杭州则是本土龙头绿城、滨江的主场。
和绝大部分头部房企一样,越秀地产也是在卷产品、抢入一线城市。
越秀地产在“卷产品”上的独特优势是,拥有深耕一线城市广州42年的操盘经验,并从产品标准化、创新力、空间服务、附加价值四个维度形成了一套系统性实践打法。
市场反馈印证这套打法具备可复制性。比如,2024年,越秀地产香山樾成为海淀年度红盘TOP1,并位列2024年北京商品住宅销售榜TOP2;上海越秀·苏河·和樾府"四开四罄",累计销售破69亿元;成都越秀·天悦云萃屡开屡罄,销售额突破30亿元。
土地投资端,2022年-2024年,越秀地产重仓一二线城市,新增土储占比分别为100%、93%和92.7%,其中,一线城市新增占比保持在50%左右,2024年则达到70%。2024年末,其持有土地储备1971万㎡,总货值超3600亿元,一二线城市占比为95.6%。
而在2025年3月,越秀地产北京海淀的和樾望雲、和樾玉鳴双盘同日开盘,单日成交152亿元,去化率超过90%。
瑞银研报分析指出,越秀地产土储优质且年份较新,加上积极购地,在核心城市保持活跃,将其评级上调至“买入”。
越秀地产没理由不继续执行“核心城市=确定性增长”投资逻辑。林昭远在年报业绩会上表示,“2025年权益投资预算为300亿元,重点关注四个一线城市和杭州、合肥、成都、西安等强二线城市的优质拿地机会,实现精准投资。”
就在今年4月初,越秀地产拿下杭州拱墅区两宗优质地块。而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这两宗地块将纳入越秀“好房子”产品序列。

保基底,寻找更多可能性
头部房企从产品品质、城市能级两端追求确定性,其实与当下行业整体向新动能转换密切相关,即在建造“好房子”基础上,积极向综合运营服务业务转型升级。
这要求房企在投资端口需要足够谨慎和克制,保住低负债基底。
行业一直以“拿地销售比”去判定企业稳健性,近几年房企整体拿地销售比持续下降。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仅0.17,与2023年相比下降0.04,创近五年新低。
前十强头部房企拿地动作来看,投资更加聚焦一二线城市,侧重销售回款。2024年,过往积极抢地的国央企,普遍出现“断崖式”收缩投资,中海新增土储建面减少45.6%,招商蛇口减少约62%,华润减少超过70%,越秀地产减少44.8%。
投资策略上,越秀地产明确“以销定投”,华润坚持“量入为出”,中海提出“保持投资定力”。本质上,头部房企投资策略都是殊途同归——精准投资,目的很明确:加快销售回款和保证流动性。
其中,越秀地产将目光聚焦在一线城市,2024年新增项目中,北京、上海和广州项目占比超过75%。
那么,在“一线城市之王”抢夺战中,越秀地产是否真的做到“以销定投”?
2024年,越秀地产保持着现金流净流入,其中经营性现金流净入217.3亿元,维持高位水平,持有货币现金同比增长8.6%。同时,总借贷金额略微下降0.5%至1038.9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占比规模属于前十强末位。

2024年,越秀地产“三道红线”维持全绿,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 68.1%,净借贷比率为51.7%,下降5.3个百分点,现金短债比2.1倍,上年同期为2.01倍,保持惠誉投资级信用评级。同时,加权平均借贷利率为3.49%,同比下降33个基点。
关键一点是,当前,越秀地产行业排名仍有望继续往上冲,2025年总体可售货值约2350亿元,其中新供货约1252亿元。越秀地产并宣布,2025年销售目标为1205亿元,增长5.2%。
对此,林昭远表示,2025年房地产市场应该会好于2024年,新增供货同比增加100亿是有利于越秀地产于2025年做有效替换。全年去化率目标提升3个百分点至51%。
2025年前3月,越秀地产实现销售额308亿元,同比增长42%,在中指研究院排名中稳居第8名。
精准投资的带来成果,不只是规模排名、销售去化,还让越秀地产保住稳健基底,寻找更多可能性——快速切入新模式。
2024年,越秀地产综合运营服务业务收入占比增加至12.5%。细分来看,商业物业实现租赁收入约6.7亿元,物业管理实现营收3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20%。期末,越秀服务管理合约面积8873万㎡,在管面积6931万㎡,同比增长均超过6.3%。
有主动进取,有稳健基底,意味着从广州走向全国的越秀地产,将成为国资房企高质量发展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