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这些产品属于“天演”系列,包含七种不同结构,涵盖了双足、轮式、四足和履带式等多种形态。该系列在人形基础架构的基础上,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功能扩展。

作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主推产品,"巡霄"轮式人形机器人专为大面积复杂室内场景设计,具备长续航和高灵活性。基于优艾智合在半导体和能源领域的深厚积淀,"巡霄"已经在半导体制造Sub-FAB运维和能源行业配电间操作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在技术层面,优艾智合与西安交大的研究团队基于机器人的场景适应性,首次构建“一脑多态”的具身智能大模型,采用多模态通用基座大模型 “一脑多态”端侧具身模型的混合架构,实现了不同形态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并完成场景应用初步验证。
其中,基座大模型采用VLM(多模态大模型)和MoE(混合专家)架构,基于多模态预训练数据集和“Data Ocean”海量专家级真实训练数据集完成对复杂任务的场景感知和通用语言理解,将复杂指令导入到端侧具身模型中完成高频的实时控制和质量在线评估。基于多模态基座大模型,融合行业知识图谱,团队构建了面向工业智能制造、智慧巡检、生活服务等泛化场景的Agent聚合应用平台。

在“一脑多态”端侧具身模型架构下,团队融合强化学习、模仿学习和深度学习等关键技术,打造了多模态交互、视觉语义感知和行为推理决策的具身“大脑”MAIC(Mobile AI Comprehension),形成立体感知、全身关节控制、灵巧操作的端到端控制具身“肢体”,和基于多模态传感融合的针对不同场景的多态“移动”能力。
优艾智合(YOUIBOT)是一家在移动操作机器人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高科技企业,全国拥有多个分支机构,总部深圳为研发中心,合肥湖州等地拥有智能制造基地,苏州拥有销服中心,西安、北京、厦门、沈阳、平顶山、乌鲁木齐拥有多个办事处,同时东京拥有子公司。

优艾智合CEO张朝辉为机器人专业科班出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器人学专业,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值得关注的是,张朝辉本科至博士阶段均聚焦机器人视觉与导航技术,在校期间主导研发了多款机器人原型。2017年,他带领5位西安交大博士团队南下深圳创业,瞄准工业移动机器人赛道,初期凭借全球首款商用车辆巡检机器人(ARIS-V)拿下米其林百万订单,并开发出应用于海关危化品检测的机器人,奠定技术落地能力。
核心技术方面,张朝辉带领团队首创晶圆盒无人化转运方案,通过复合协作O系列机器人,搭配着机械臂、视觉、夹爪等部件,能够一次性抓取 8 个晶圆盒,还能实现弹夹、Tray盘、CNC机加件等不同半导体物料或治具的安全转运和上下料,成为台积电、中芯国际等半导体巨头的核心供应商。
张朝辉认为中国制造业的用工荒与智能化需求是机器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他主张机器人未来形态不是“替代”,而是“互补”。截至当前,张朝辉已获得福布斯亚洲U30精英榜(2021)、胡润U30中国创业领袖(2021-2022),2023年获第四届“创新创业英才奖”等荣誉。

郑昊是优艾智合VP/合伙人,作为资深的行业专家,郑昊在优艾智合的战略发展、业务拓展及创新技术的推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提出“场景驱动、技术闭环”的产品开发理念,成功将高精度SLAM导航机器人应用于轮胎巡检、海关危化品检测等场景。
作为分管业务的合伙人,郑昊主导探索出“解决方案 服务订阅”的商业模式,率先在公交维保领域推出智能除尘机器人,解决新能源车辆维保粉尘污染难题,并延伸至货运、能源等场景。他在AGV行业提出“细分领域深耕”战略,强调通过场景定制化破解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瓶颈,推动优艾智合在半导体、电力等高端制造领域建立竞争优势。面对行业成本挑战,他倡导供应链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进一步降低成本,实现全球4000台机器人出货量。

目前优艾智合复合机器人,已应用于半导体、新能源、电力巡检、仓储物流等行业,产品出口至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了超过300家头部客户,包括台积电、中芯国际、华天科技等知名半导体企业。

融资方面,截至2025年,优艾智合累计完成9轮融资,总金额超20亿元,估值突破百亿。最近一次融资发生在2024年6月,优艾智合完成C轮14亿元战略融资,由合肥东城产投、吴兴人才产业集团联合投资,创下工业移动机器人领域单笔融资纪录。此轮资金重点用于总部建设、智能制造基地扩建及上市主体筹备。目前,优艾智合融资方涵盖产业资本(如合肥国资)、知名风投(IDG、软银亚洲)及高校背景基金,形成“技术 产业 区域资源”的协同网络。
来源:具身智能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