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思汽研发布《2025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和中央计算机(CCU)研究报告》。
L2.5逐渐替代L2成为乘用车入门级标配功能,推动智驾域控需求暴增
L2.5正逐渐替代L2成为乘用车入门级标配功能。中国乘用车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将大幅提升,进入“全民智驾”时代。同时,部分OEM主机厂已提出,将减少、或不再开发L2.5级以下新车型,推动高速NOA逐渐成为新车入门标配。我们预计2030年L2.5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将达到35.6%,将是2024年的10倍。

来源:佐思汽研《2025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和中央计算机(CCU)研究报告》
得益于L2.5高速NOA前装渗透率快速上升,智能辅助驾驶域控需求暴增。佐思汽研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国内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智驾域控制器已达到252.6万套。自2023年以来,智能辅助驾驶域控渗透率逐月上升,2025年6月当月,智能辅助驾驶域控渗透率首次超过30%,达到30.81%,而去年同期仅为17.43%。

来源:佐思汽研《2025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和中央计算机(CCU)研究报告》
OEM采用“硬件统一,软件分层开发”形式,推动智驾系统渗透率快速提升
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方面,OEM与多家Tier1开展合作,根据软硬件配置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智驾方案。比如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吉利汽车的“千里浩瀚”、奇瑞汽车的“猎鹰智驾”、广汽集团的“星灵智行”等智驾方案。通过硬件统一,软件分层开发的形式,覆盖集团全系不同价位车型,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诉求。

来源:佐思汽研《2025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和中央计算机(CCU)研究报告》
上汽智己推出了面向L2/L3/L4级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化的一体化技术路线,其通过 “软硬件高度复用、增量式功能升级” 降低研发成本、加速落地节奏。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方面将覆盖高性能大算力芯片和高性价比国产芯片,平台策略满足2025年到2027年 的产品需求:
L2 级:当前已实现 7V/11V 摄像头 1R(1L)雷达 12USS 超声波雷达 DMS 驾驶员监测的全向覆盖;2025 年将正式迈入 “车位到车位(Door To Door)” 智驾时代,从家到目的地全程无需频繁接管;2025-2027 年,接管率将实现 “十倍→百倍” 阶梯式提升。
L3 级:计划搭载 520 线超高线束激光雷达,升级为 12V 摄像头 5R 雷达 1L 激光雷达 12USS 1DMS,增强前向感知性能与冗余能力;2025 年将达到接近 90% 的量产水平,2026 年正式具备量产条件,关键安全指标(XP 事件)将控制在 “小于 1 万小时 / 次”,满足严苛的上路安全要求。
L4 级:进一步强化感知冗余,采用 12V 摄像头 5R 雷达 4L 激光雷达 12USS 4DMS,实现全向通用障碍物感知与 360° 冗余覆盖;智己汽车与赛可智能已基于智己量产车型与架构研发出第 3 代车规级 Robotaxi,目前已陆续获取各阶段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及示范运营牌照;2025 年 L4 级智驾累计测试里程将超 600 万公里,2027 年突破 1000 万公里,加速推进无人化出行商业化落地。

来源:网络
L3/L4级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发展迅速,2025年将部署上车
国内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量产方案已逐步从L2全面转向L2.5和L2.9,同时,现阶段行业正大规模推动更高级别智能辅助驾驶汽车量产落地。2025年9月,工信部公布首批 L3 级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名单,长安、比亚迪、广汽、上汽、北汽蓝谷、一汽、蔚来 7 家车企上榜,这意味着,从2025年四季度起,L3级智能辅助驾驶乘用车将实现量产落地。

来源:网络
除了试点 “联合体” 名单,公告还披露了截至 2025 年 7 月首批获得 L3 级智能驾驶准入的具体车型信息,各大车企纷纷推出 “王牌产品”。
首批获得 L3 级智能驾驶准入的车型

来源:佐思汽研《2025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和中央计算机(CCU)研究报告》
同时,L4级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和搭载Robotaxi车型也正在积极布局中。目前,联想车计算已率先完成了基于NVIDIA DRIVE AGX Thor平台的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项目的量产落地,其中,L4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AD1基于双DRIVE Thor-X平台打造,AI算力达2000TOPS,推理速度较上一代提升9倍,高带宽加速大语言模型处理,并采用高密度刀片阵列设计,散热面积提升8倍,为复杂智能辅助驾驶场景提供强大而稳定的算力基石。
文远知行基于联想AD1打造出HPC 3.0平台,在英伟达DGX加速计算平台上进行训练,采用双核英伟达DRIVE AGX Thor 配置,运行安全认证的 DriveOS,可提供2000TOPS AI算力,是全球领先的车规级计算平台。
量产价格仅为前代的1/4,助力新一代智能辅助驾驶套件成本下降近50%。
高度集成以太网网关、CAN网关、惯导定位、碰撞检测等功能模块,实现量产成本和售后维护成本同步下降,平台的全生命周期总成本(TCO)相比前代降低84%。
已通过AEC-Q100、ISO 26262、IATF 16949等多项车规认证,采用多重冗余设计,满足ASIL-D级安全要求,其故障率低于50 FIT,MTBF高达12-18万小时,设计寿命达10年30万公里。
适应极端环境(-40℃至85℃),通过高温老化、机械冲击、盐雾腐蚀等全场景测试,并且符合全球VOCs环保标准,可广泛部署于中东、东南亚、欧洲等国际市场。
AD1已上车文远知行旗舰Robotaxi GXR,实现英伟达 Drive Thor全球量产首发。

来源:联想车计算
小马智行L4级无人驾驶域控制器基于4颗NVIDIA DRIVE Orin-X芯片自主研发,其算力达到1016TOPS,设计寿命达到十年60万公里,为Robotaxi提供高性能、车规级、高安全性的计算基座。

来源:小马智行
700T 超大算力域控陆续启动上车,适配VLA/世界模型
在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主控SoC选型方面,超大算力域控将启动上车,典型芯片包括例如英伟达DRIVE Thor系列(700~1000 TOPS)、地平线征程6P(560TOPS)以及辉羲智能的光至R1(500TOPS)等。

来源:佐思汽研《2025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和中央计算机(CCU)研究报告》
德赛西威高性能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IPU14搭载全球最大算力芯片——英伟达Thor芯片,支持L3级有条件智能辅助驾驶及部分场景L4级智能辅助驾驶,同时也是德赛西威面向海外市场的高端产品。2025年内将量产上车广汽昊铂L4车型,此外,该产品已接到多家车企预定点。

来源:德赛西威
2025年8月,奇瑞汽车旗下星途品牌推出星途ET5,搭载猎鹰700驾驶辅助系统,全球首搭地平线J6P旗舰芯片和地平线HSD系统(基于地平线旗舰大算力芯片征程6P和一段式端到端架构打造),并将于2025年11月量产上市。

来源:地平线
此外,蔚来汽车自研的神玑NX9031(1000TOPS)于2025年4月随着蔚来ET9开启交付正式量产上车,同时搭载自研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后续还将搭载于新款的ET5、ET5T、ES6、EC6上。小鹏汽车的图灵AI芯片(750TOPS)也已上车小鹏G7 Ultra,整车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算力2200 TOPS,内存216GB(其中每颗图灵AI芯片搭载内存64GB,总计192GB,8295芯片搭载内存24GB),带来行业首个L3级算力平台。
小鹏G7 Ultra搭载的3颗图灵AI芯片,其中2颗图灵芯片运行VLA模型(具备自主强化学习能力的VLA-OL,负责运动控制与实时决策,帧率要求≥20fps),另1颗图灵芯片运行VLM(处理环境感知与语义理解,如路牌识别、指令解析,帧率要求1-2fps),图灵芯片之间通过PCIe通信,模拟“人脑分区协作”模式(VLA为运动脑区,VLM为认知脑区)。
“图灵” AI 芯片典型性能:
单颗算力750TOPS,等效三颗英伟达Orin-X;
AI大模型定制,集成了2个自研的神经网络处理大脑(NPU)、2个独立图像信号处理器(ISP),并采用面向神经网络的DSA(特定领域架构);
拥有40核处理器,为大模型提供了强大的计算支撑,支持本地端运行较高参数的大模型;
设置独立安全岛,可实时展开全车无盲点安全检测。
小鹏汽车智驾SoC迭代演进

来源:佐思汽研《2025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和中央计算机(CCU)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