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冠新材
603681 |
10.02%
|
最新:18.45
开盘:16.02 昨收:16.77 |
开盘%:-4.47%
振幅%:14.49% 换手%:20.6% |
最高:18.45
最低:16.02 量比:1.79 |
总市值:35 亿
流通值:35 亿 成交额:2 亿 |
永冠新材股票概况
永冠新材(股票代码:SH 603681)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截至2025年2月7日,该股的最新交易价格为13.53元,总市值为25.86亿元,总股本为1.91亿股。公司股票的市盈率(TTM)为16.07,市净率为1.05,显示出一定的市场估值。
公司背景与业务
公司概况
永冠新材是一家专注于胶带生产的公司,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包装、固定、保护、标识等多个领域。公司拥有完整的生产体系和销售网络,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产品优势
永冠新材的产品以高品质、高性能著称,其胶带产品具有粘性强、耐候性好、环保等特点,深受客户青睐。
市场前景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胶带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永冠新材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盈利能力。
财务状况
永冠新材的财务状况稳健,近年来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公司将于2025年4月29日披露2024年度报告,届时将提供更多详细的财务数据。
总结
永冠新材作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佼佼者,其股票在市场上表现出色。公司产品具有显著优势,市场前景广阔,财务状况稳健,值得投资者关注。
{summary}
永冠新材是一家专注于胶带生产的公司,其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产品具有高品质、高性能的特点,市场前景广阔。公司财务状况稳健,股票表现出色,是投资者值得关注的标的。
{/summary}
【永冠新材:董事长提议回购3000万元-5000万元公司股份】4月10日电,永冠新材(603681.SH)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4月10日收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吕新民提议,回购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可转债转换。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不超过5000万元,价格不超过董事会通过决议前30个交易日均价的150%。回购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吕新民承诺将积极推动回购事项并投赞成票。该提议需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后方可实施。
【永冠新材投资成立新材料科技公司】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广东永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庆,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新材料技术研发;橡胶制品销售;二手日用百货销售;针纺织品销售;塑料制品销售;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永冠新材全资持股。
永冠新材:谢秉政拟减持不超过3%。
【永冠新材:预计上半年净利7800万元—9200万元 同比扭亏】永冠新材公告,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00万元—92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公司释放的产能得到消化,营业收入同比实现了较大增长,毛利率同比也有一定改善,汇率变动增加了汇兑收益,因此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盈利。
【永冠新材:公司汽车线束胶带在传统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上都有使用】永冠新材3月5日于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汽车线束胶带在传统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上都有使用,多款产品已通过测试并获得订单,正在量产合作中,且认证品类还在逐步增加。合作客户多为头部主机厂。
【永冠新材:公司汽车线束胶带在传统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上都有使用】永冠新材于3月5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汽车线束胶带广泛应用于传统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多款产品已通过测试并获得订单,正在进行量产合作。此外,认证品类还在逐步增加,合作客户主要为头部主机厂。
永冠新材:拟以4000万元-8000万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2元/股
永冠新材: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吕新民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战略投资者比音勒芬董事长谢秉政先生转让公司8%股份,转让总价款为2.09亿元。
【永冠新材:目前与多家车企认证洽谈进展顺利】永冠新材近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汽车相关产品以线束产品为突破口,经过在汽车领域的多年布局,目前已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技术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经验和较好的客户资源,与主流主机厂保持间接或直接的合作关系。公司将立足自身在产业链布局、产品种类、响应速度、规范生产等多方面优势,大力推进主机厂业务开发,抓住汽车行业降本增效需求及本土化采购机遇,全力匹配汽车行业对技术能力、产品品质、供应服务的标准要求,目前与多家车企的认证洽谈进展顺利。
【永冠新材可转债中签号出炉,共约12.51万个】永冠新材披露可转债网上中签结果,中签号码共有125050个,每个中签号码只能认购1手(1000元)永22转债。
【永冠新材:汽车线束胶带已初步获得内资主机厂认可】永冠新材表示,公司汽车线束胶带的客户可分为内资企业与合资企业两种类型。公司已初步获得内资主机厂的认可,进行批量供货;在通过3000小时耐老化测试后,公司正在积极开展与合资厂知名线束供应商的商务洽谈。随着相关市场渠道的逐渐建立,国产替代的逐步演变,公司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