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生物
003017 |
0.66%
|
最新:19.85
开盘:19.64 昨收:19.72 |
开盘%:-0.41%
振幅%:2.28% 换手%:2.3% |
最高:20
最低:19.55 量比:0.96 |
总市值:17 亿
流通值:13 亿 成交额:1 亿 |
【大洋生物等投资成立生物科技新公司】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杭州润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关卫军,注册资本6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生物饲料研发;生物农药技术研发;生物基材料制造;生物基材料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大洋生物、台州凌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大洋生物:拟以自筹资金3.02亿元人民币投资建设年产800吨盐酸氨丙啉搬迁扩建技改项目
【大洋生物入股芯之纯半导体材料公司】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浙江芯之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加到1471.43万元,新增股东大洋生物,同时,公司的主要人员亦发生变更。企查查显示,浙江芯之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2月,经营范围包含: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等。
【中国大洋83航次预计“蛟龙号”下潜46潜次】2月10日电,正在执行中国大洋83航次的“深海一号”,目前已抵达南大西洋热液区开展作业,本航次预计开展“蛟龙号”下潜46潜次,开展相关大洋生物环境调查。据介绍,中国大洋83航次于2023年12月17日从山东青岛启航,航次由“深海一号”船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执行,计划于2024年5月返回青岛。本航次预计开展“蛟龙号”下潜46潜次,利用多种常规环境调查装备开展生物环境调查。
【大洋生物:一季度净利预增113%-161%】4月13日电,大洋生物公告,公司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800万元-2200万元,同比上升113.49%-160.93%。主要系公司主产品碳酸钾产量、销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较大,使单位产品成本费用相应摊薄。同时,去年同期因碳酸钾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而产品销售受行业竞争压力,价格调整未能同步提升,导致毛利率空间挤压所致。
大洋生物:年产2.5万吨碳酸钾和1.5万吨碳酸氢钾项目竣工通过环保验收
大洋生物:与山东临沭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框架协议,就公司在临沐县建设碳酸钾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项目总投资约3.86亿元。
【大洋生物:募投项目进入试生产】6月27日电,大洋生物公告,近日,公司首发募投项目之一年产2.5万吨碳酸钾和1.5万吨碳酸氢钾项目的剩余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已完成工程主体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等各项准备工作。试生产方案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已具备试生产条件,公司将按照产品工艺、生产流程分阶段有序安排试生产各项工作。
【大洋生物:三氟乙酸乙酯产品投产时间尚未明确】大洋生物在互动平台表示,三氟乙酸乙酯产品目前处于项目实施前期资料准备过程中,投产时间尚未明确。
【大洋生物:2022年一季度净利预降56.37%-68.27%】3月22日电,大洋生物公告,预计2022年一季度归母净利800万元-1100万元,同比下降56.37%-68.27%。业绩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主产品原料氯化钾、燃料采购价格快速增长,而受行业竞争影响,无法将骤增的成本完全向下游市场传导所致。同时披露2021年度业绩快报,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15.46%,净利润7008.44万元,同比下降23.49%。
【大洋生物:年产2.5万吨碳酸钾等项目(阶段性)竣工通过环保验收】大洋生物公告,公司年产2.5万吨碳酸钾和1.5万吨碳酸氢钾项目(阶段性)竣工通过环境保护验收,标志着公司碳酸钾综合(含碳酸氢钾折合)年产能由2020年的7.7万吨提高到2021年末的8.5万吨,为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提供了产能支撑。
大洋生物:年产2.5万吨碳酸钾和1.5万吨碳酸氢钾项目(阶段性)竣工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大洋生物:尚未与辉瑞制药及其相关方进行接触】大洋生物(003017)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计划实施的“年产3800吨的三氟乙酸乙酯项目”工艺设计已完成,项目正在正常推进过程中。三氟乙酸乙酯可用于多种医药中间体的生产,最近公司也关注到三氟乙酸乙酯为辉瑞医药的新冠口服药生产原料药的相关报道,但到目前为止,尚未与辉瑞制药及其相关方进行接触。
大洋生物:拟以6300万元-1.26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45元/股。
【大洋生物:公司与盐湖股份存在供求关系】8月10日讯,大洋生物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盐湖股份存在供求关系,盐湖股份产品氯化钾系公司主产品碳酸钾的生产原料。
大洋生物:近日通过“年产2.5万吨碳酸钾和1.5万吨碳酸氢钾项目”先期竣工环境保护先行验收。
大洋生物:子公司福建舜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建设的“年产1500吨2-氯-6-氟苯甲醛等含氟芳香烃系列”项目已完成工程主体建设及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近日试生产方案经专家评审通过,符合试生产条件,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