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
000901 |
-0.89%
|
最新:11.12
开盘:11.19 昨收:11.22 |
开盘%:-0.27%
振幅%:1.43% 换手%:1.24% |
最高:11.24
最低:11.08 量比:0.74 |
总市值:89 亿
流通值:89 亿 成交额:8 亿 |
一、公司概况
航天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航空航天企业之一,致力于航天产品的研发、制造与服务。公司依托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二、业务领域
航空航天产品:航天科技专注于运载火箭、卫星、导弹等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为国防建设和民用航天提供有力支持。
国防科技:公司积极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为军队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和系统解决方案。
高新技术应用:航天科技还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民用领域,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三、市场表现
近年来,航天科技股票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出色,随着国家对航空航天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其股价稳步上涨。
四、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航空航天市场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航天科技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展业务领域,提升核心竞争力。
航天科技作为航空航天领域的佼佼者,凭借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在资本市场上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和技术的持续创新,航天科技有望实现更加辉煌的业绩。
{summary}
航天科技股票备受资本市场关注,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领域,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其业务领域涵盖航空航天产品、国防科技和高新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和技术的持续创新,航天科技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summary}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邵文峰,注册资本为8亿元,经营范围包含: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园区管理服务;工程管理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提供相关图像信息 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助力缅甸地震应急救援】3月30日电,缅甸中部发生强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调度在轨卫星,安排高分四号卫星、高分三号卫星、环境减灾二号05星等14颗卫星对灾区进行观测,为救援提供卫星图像信息。
【YF-102V发动机今年将首次执行商业飞行任务】3月18日电,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3月1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完成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采用YF-102系列真空版YF-102V发动机,由陕西航天商业发动机有限公司抓总研发,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发动机技术上取得新突破。目前,该款发动机已具备交付条件,预计今年将首次执行商业飞行任务。 (央视新闻)
【亿纬锂能:收到小鹏汇天供应商定点通知 共筑低空经济新生态】3月18日电,亿纬锂能(300014.SZ)公告称,公司收到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小鹏汇天)的供应商定点开发通知书,将为小鹏汇天提供下一代原理样机低压锂电池。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有助于双方共筑低空经济新生态,共同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并持续提升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的市场拓展力、综合实力和国际化水平。项目进展存在不确定性,实际供货量以正式销售订单为准,对本年度经营业绩的影响暂不确定。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成功】3月16日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在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完成火箭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试验验证了火箭二子级动力系统协调匹配性,对大直径单层共底贮箱、高效冷氦加温增压和末级多次启动技术进行了有效考核。
【航天机电: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拟被吸收合并 不影响公司经营和控制权】3月10日电,航天机电(600151.SH)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上海航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拟被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吸收合并,该事项不触及要约收购,对公司经营活动无影响,未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吸收合并方案已通过航天制造总厂董事会审议,但仍需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并取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股东决定。完成后,航天制造总厂将持有航天机电35,054,498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44%。公司控股股东仍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王毅谈DeepSeek等领域创新】3月7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外交主题记者会上表示,这段时间,中国的科技创新不断突破了人们的想象。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神舟”、“嫦娥”,再到5G、量子计算,DeepSeek,一代代中国人的奋斗从未止步,中国的科技强国之路越走越宽。当然,这条道路并非一片坦途。无论是航天科技,还是芯片制造,外部施加的无理打压从未停歇过。但哪里有封锁,哪里就有突围;哪里有打压,哪里就有创新;暴风雨最猛烈的地方,恰恰是“哪吒闹海”、“一飞冲天”的舞台。中国有句古诗说得好,“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小院高墙挡不住创新思维,脱钩断链最终将孤立自己。科学技术不应成为编织铁幕的工具,而应当是普惠共享的财富。为推动人类的共同发展,中方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倡议》,发布《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同巴西、南非、非盟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呼吁重视全球南方的科技能力建设,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我们愿意同更多的国家分享创新成果,同大家一起追逐星辰大海。
【王毅谈DeepSeek等领域创新】王毅: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神舟、嫦娥,再到5G、量子计算,还有DeepSeek,一代代中国人的奋斗从未止步,中国的科技强国之路越走越宽。当然这条道路并非一片坦途,无论是航天科技,还是芯片制造,外部施加的无理打压从未停歇过,但哪里有封锁,哪里就有突围,哪里有打压哪里就有创新。(央视新闻)
【我国计划2030年前后完成火星采样返回】3月6日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孙泽洲近日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我国将在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孙泽洲介绍,火星是太阳系内和地球最为接近的行星,此前我国已经通过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探测,后续将通过天问三号任务实施火星采样返回。 (央视新闻)
航天科技:参股公司浙江智慧车联网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销登记
【星际荣耀将在成都投资33亿元建设火箭生产基地】2月28日电,据“成都发布”,国内首个成功完成运载火箭入轨发射任务的民营公司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在成都投资33亿元建设火箭生产基地,用以生产能力对标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火箭的产品。
【何小鹏:小鹏汽车2025年有信心实现交付量同比翻一番】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穗召开,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鹏透露,过去十年,公司研发和制造超过500亿元,2025年预计小鹏汽车和小鹏汇天研发投入总计约95亿元,其中在AI上投入约45亿元。
【我国首次实现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一日三试”】今天(19日),我国在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抱龙峪试验区,首次实现了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一日三试”,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主动力发动机,适应批产交付的试验验证的能力再获提升,将有力支撑未来长征系列火箭高密度发射。(央视新闻)
【上海格思航天完成10亿元A+轮融资】12月30日,上海格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 A+轮融资,融资金额超10亿元。主要投资方为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开科创、国盛资本、新微资本等。据了解,今年10月发射的千帆星座第二批组网卫星就是由上海格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该批组网卫星以“一箭18星”的方式发射。(第一财经)
【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完成双星编队构形建立 开创商业雷达卫星“自主运行”新纪元】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四维的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通过逐步拉进双星距离、精调相对位置,先后执行13次轨道控制,仅历时5天精准建立双星绕飞构形,实现双星在百米半径的管道内近距离绕飞。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近距离编队构形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商业雷达卫星的三项重大突破。
【首次整机试验成功 我国大推力氢氧火箭有突破性进展】12月19日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7日研制的220吨级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首次整机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火箭发动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也标志着我国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试验能力正式形成,为重型运载火箭和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动力基础。
【宇航空间机构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牌,将开展先进空间机构技术研究】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获悉,宇航空间机构全国重点实验室于12月16日在八院揭牌,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暨战略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也于同日召开。据八院介绍,宇航空间机构全国重点实验室由八院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建设,将面向国家重大工程及空间机构的大型化、高精度、高可靠和智能化等发展趋势,聚焦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技问题系统,开展先进空间机构技术研究。(澎湃)
【我国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研制和试验能力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12月18日电,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12月17日,该院研制的220吨级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在河北涞源试验中心进行了首次整机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据介绍,这标志着我国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火箭发动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也标志着我国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试验能力正式形成,为重型运载火箭和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动力基础。 (新京报)
【航天彩虹:当前不具备注入无人机相关资产条件】航天彩虹在互动平台表示,对于无人机前沿技术项目,航天科技集团承诺,在公司资产重大重组完成后的60个月后,无人机前沿技术项目完成研发、具备条件可以投入生产且产生经济效益时,航天气动院将在条件具备后36个月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将相关资产、业务和技术等注入航天彩虹。当前,相关前沿技术尚不成熟,暂未形成经济效益,当前不具备注入条件。
【航天彩虹:当前不具备注入无人机相关资产条件】航天彩虹12月10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对于无人机前沿技术项目,航天科技集团承诺,在公司资产重大重组完成后的60个月后,无人机前沿技术项目完成研发、具备条件可以投入生产且产生经济效益时,航天气动院将在条件具备后36个月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将相关资产、业务和技术等注入航天彩虹。当前,相关前沿技术尚不成熟,暂未形成经济效益,当前不具备注入条件。
【制氢装备新突破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发布2000标方碱性电解制氢装备】12月8日电,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航天工程在氢能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正式发布了HTJS-ALK-2000/1.6型号碱性电解制氢装备,能够满足大化工和新能源等应用场景的广泛需求,制氢效率与运行稳定性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每小时设计产氢量达2000标立方,相比原有产品制氢效能高出一倍,稳定制氢量范围为每小时800~2200标立方。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次使用煤基航天煤油】11月30日晚,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在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首次亮相,长征十二号就突破多项新技术,其中颇受人关注的便是“煤基航天煤油”。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次使用煤基航天煤油,长征火箭烧“煤”的梦想成为现实。煤基航天煤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牵头,联合国家能源集团神华煤制油公司、宁夏煤业公司研制开发。目前,165所的煤基航天煤油年生产能力超8000吨,与此同时,年生产能力约30000吨的新型生产线,已按计划完成总体设计。(中国青年报)
【航天电子:参与航天发射配套保障 无人系统已有产品量产】航天电子在互动平台表示,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抓总研制的航天发射型号任务,公司均会参与配套保障任务,基于每次发射任务研制时间和周期的不同,相关结算有可能体现在不同会计年度。公司无人系统已经有产品量产及交付。
【中国航展|多款可重复使用火箭首次向外界展示,未来几年或迎“丰收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设计部设计师陈子聿介绍说,对于(重型运载火箭)一级重复使用的构型,我们大约会在2030年完成研制并开展型号的首飞工作。对于两级完全重复使用的构型,我们大约会在2033年到2035年期间进行首飞。除了重型运载火箭,另一款可重复使用火箭——长征十号甲运载火箭是我国正在研制的一款直径5米级一子级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是在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基础上通过模块化、通用化设计形成的衍生构型,具有高可靠、高安全等特点。(澎湃)
【航展开幕 航天科技集团签下近600亿元大单】11月12日电,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11月12日上午在广东珠海开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举行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与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用户、企业代表等签署了70余项合作协议及合作意向,累计签约金额近600亿元,再创新高。此次签约项目主要涉及宇航、防务和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三大板块。其中,宇航领域合作覆盖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以及火箭发射服务、商业航天等众多重大项目;防务领域涉及一系列重点装备产品出口;在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方面,围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以及高端装备、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优势领域签订合作协议。